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西省陶瓷产品(以下简称陶瓷)出口30.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4.5%。
一、今年上半年江西省陶瓷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量冲高回落后低位振荡。今年1月,江西省陶瓷出口13.4亿元,增长85.8%,创历史新高。2月大幅回落,之后连续3个月稳步回升。而6月当月出口3.3亿元,同比下降27.9%,环比下降24.2%。
(二)民营企业主导出口。上半年,江西省民营企业出口陶瓷28.9亿元,下降14.9%,占出口总值的95.4%。
(三)对东盟出口增速放缓,对欧盟出口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对东盟出口陶瓷产品9亿元,增长9.7%,占同期全省陶瓷出口总值的29.7%,稳居江西省陶瓷出口第一大市场;同期,对欧盟出口3.1亿元,下降43%,占10.2%;对美国出口2.6亿元,下降37.8%,占8.6%。此外,对香港出口1.8亿元,增长20.5%。
(四)建筑陶瓷出口下降,家用陶瓷出口大增。上半年,江西省建筑陶瓷出口16.3亿元,下降15.7%,占同期全省陶瓷出口总值的53.8%;家用陶瓷出口6.7亿元,增长4倍,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22.1%;此外,出口装饰用陶瓷5.1亿元,下降55.3%。
二、今年上半年江西省陶瓷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贸易摩擦增多阻碍江西省陶瓷出口。陶瓷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中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重灾区”。今年以来,我国陶瓷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巴西自1月17日起正式对中国产陶瓷餐具实施反倾销措施;墨西哥于1月14日起对我国产每公斤低于2.6美元的陶质和瓷质整套及零散餐具征收反倾销税;2月28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瓷砖再次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巴基斯坦宣布对我国瓷砖征收为期4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5月5日,哥伦比亚贸工部外贸司颁布第082号决议,决定对中国陶瓷器具启动反倾销复审调查程序。受此影响,今年前上半年,江西省陶瓷对欧盟、巴西和韩国出口分别下降43%、79.3%和23%。贸易摩擦频发大大抬高了陶瓷行业的出口门槛,增加了出口难度,以传统产瓷区景德镇为例,目前不少陶瓷企业出口信心受挫,纷纷由出口转为内销。
(二)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不振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今年以来欧美房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美国4月NAR季调后二手房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速由3月的3.4%大幅放缓至0.4%,同比下跌了9.2%,为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一季度欧元区房价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0.3%,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中仍占重要地位,其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振对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造成明显制约,上半年江西省对欧盟和美国出口陶瓷出口均大幅下降。
三、江西省陶瓷出口面临形势及相关建议
(一)陶瓷行业利润受多方因素挤压。近年来受资源型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天然气、运输物流、用工薪酬等费用上涨的影响,陶瓷产业成本大幅增加,人工成本的上涨,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纷纷制约着我国陶瓷企业的盈利上涨,出口动力也随之下降。以天然气为例,天然气作为江西省主要的陶瓷生产燃料,占陶瓷生产总成本的45%左右。从去年7月10日起,江西省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每立方米分别上调0.12元和1元,按业内核算,此次涨价将导致江西陶瓷企业每年增加数百万成本。据景德镇金意陶陶瓷反映,受综合成本上升影响,今年原定在景德镇新增2条生产线的计划被取消。
(二)各国标准成为企业技术壁垒。随着国际陶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对陶瓷制品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市场提出了各项技术标准,一方面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检测及认证成本,另一面加大了出口企业开拓市场的难度。其中美国对陶瓷制品的铅、镉溶出量的限量有进一步加严的趋势,欧盟国家修订并统一了新的陶瓷铅、镉标准,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不断对铅、镉溶出量严格限制。今年2月10日起,出口至厄瓜多尔的陶瓷就必须关注最新的陶瓷砖技术法规。同时,环保部制定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因为太过严苛,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环保技术水平,有些指标甚至比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还要严格,企业难以持续稳定全面达标,也引起了42家佛山陶瓷企业集体上书请求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