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春华作品《二乔》
“十年魔障拨云开,面壁如临明镜台。一苇轻航何处去,风风雨雨挟江来。”手持法杖,踏一苇叶,达摩祖师乘风破浪,翩然渡江。
许文矛的达摩作品注入现代雕塑形体美的灵魂,采用写意手法,简单柔和的线条下呈现一张刚毅的脸。没有繁杂的衣袂饰纹,是当代美学极简主义的风格。
许文矛的老家在永泰县,1999年,他到德化职业技术学校读陶瓷雕塑专业。 毕业后,他没有直接进入社会工作,而是选择留在老师苏献忠身边继续潜修。后来,他又在老师的鼓励下离开德化,走南闯北从事大型城市雕塑,累积下许多创作实践的经验。

苏春华作品《寻香》
2008年,许文矛回到德化,2009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学艺期间,他和妻子苏春华相识相知相恋,终成连理。许文矛擅长塑造达摩,苏春华则比较钟情于仕女;许文矛作品的风格趋向刚毅粗犷,苏春华作品的特点却是柔美细腻。
苏春华出生于德化葛坑镇,也有了十多年的雕塑经验,功底非常扎实。苏春华文静、内敛,但她的作品却令人刮目相看。作品《二乔》表现手法独特,姐妹俩依偎一起,坐在高高直立的书简上,这是远离战争时的女儿情态,憨厚可掬,获得了第二届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陶瓷类唯一一个金奖。作品《寻香》,身着旗袍的女子端坐在木桩上,手执一叶,仰头闭目,沉醉在森林中若隐若现的暗香里,有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意蕴悠长。
夫妻两人,一刚一柔,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但他们两人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对当代美学极简主义的崇尚。
许文矛曾在河南、安徽等地从事大型雕塑,这份经历给了他全新的艺术理念,从而让他将大型雕塑的表现手法用于陶瓷雕塑,实现审美的跨界融合。众所周知,德化传统陶瓷雕塑注重精雕细刻,但许文矛却力求去繁就简,转而讲求意境和感觉。譬如他的达摩形象,不再追求细致密集的衣纹表现,而是保持大块面的留白,简洁而富有想象空间。他正在创作的一尊达摩,通身圆融,干净得不着一丝痕迹,而眉毛和胡须则用陶土突出来,整件作品有了很强烈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许文矛作品《达摩渡江》
苏春华的简约同样惹人注目。她所塑女子大多正处豆蔻年华,面庞清秀,温润如玉。在发髻的处理上,苏春华独树一帜,摒弃对发丝的精细展示,而是呈现一派平滑光洁,在脑后结个丸子发团,略带俏皮,非常可爱。她所采用的竹简、旗袍等意象也都线条明朗,简单见美,带着浓厚的个性标签。
“要带着思想做作品。”许文矛认为,单纯的手工艺品具有时效性,容易失去艺术美感,有思想的作品才能流传万古,所以艺术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手法的创新,让作品更有张力,更具不朽的生命力。
正因如此,许文矛和苏春华融合雕塑美学于陶瓷艺术,实现极简主义的跨界风采,将开启属于他们自己的瓷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