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瑞攀“百花奖”金奖作品《守望》
女子抬着头,微微张着嘴,眺望着远方,似在等待又似在期盼。等啊,等到荒石老树都开了花;盼啊,远方的人何时回家?这件名为《守望》的陶瓷雕塑来自于年轻的瓷艺家赖瑞攀之手。其表现的农村留守妇女题材深深打动了观众,在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现场,直接被评委定为金奖。
赖瑞攀1984年出生于德化大铭乡,初中时的一次暑期打工让他接触了陶瓷并爱上陶瓷,进入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雕塑。毕业后,赖瑞攀先后到泉州、深圳打工。几年后,赖瑞攀与陶瓷再续前缘,回到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师从苏献忠,此后又在2013年拿到了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艺术设计的毕业证书,并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浩家蕴文化研究所”。
赖瑞攀也曾经跟随当代著名陶艺大师李保恩(土风)学习好长一段时间,因此不管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理念都深受李保恩的影响,擅长人体雕塑,富有浓厚的当代艺术气息。除《守望》以外,《蜗居》《爱的表达方式》《“梦”》都是如此,很有艺术张力,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其深切表达的生命本色和人类现实生存状态都入木三分,真实、赤裸裸。

赖瑞攀作品《爱的表达方式》
作品《蜗居》没有规矩的形状,是用人体堆叠而成,扭曲的身体挤着、压着,痛诉生活的不易与无奈。烦躁、紧张、压迫笼罩着整件作品。作品《爱的表达方式》是一只沧桑粗糙的大手,掌心内有一个人背靠着手指,怡然自得,而另一个人正攀附在手腕上,奋力向上爬。这是对现实中“啃老”一族的讽刺和控诉。《“梦”》的表现以套组出现,柔软舒适的席梦思大床上,人却无法安然入睡,或仰或俯的辗转只因为内心各种欲望的不满足。
每一件作品中,赖瑞攀都观照现实,深刻而警醒。赖瑞攀说,生命中的任何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曾经的打工生涯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同时,艺术源于生活,他乐于关注社会现象并以此反映生活的诉求。
创业之路当然比较艰难,对赖瑞攀来说也不例外。虽然他最大的兴趣在于表现“人体”,体现“人”处在社会中的种种挣扎和思考,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作品缺乏知音,多存在于院派,能赢得赞叹和目光,却无法赢得市场。
人终究要生存,赖瑞攀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也生产颇受大众青睐的传统艺术品。可赖瑞攀是有原则的,他专注做观音像和马,不求多样,力求做精,同时,自己最喜欢,最想表达的创作依然会继续坚持,不丢弃。

赖瑞攀在创作《童子拜观音》
然而,一个有自己思想主张的人怎么可能按部就班?尽管赖瑞攀同时走传统之路,但绝不是简单纯粹的模仿,他总是在寻求突破。作品《单刀凌云》便是佐证。赖瑞攀说,世人塑造关羽大多是手持大刀,威风凛凛,却把对关羽很重要的赤兔马忽略了。所以赖瑞攀另辟蹊径,他让关羽的坚毅和赤兔马的健硕相得益彰,写意子弹头的造型进一步彰显关羽的威震四方。
在与赖瑞攀的交谈中,他一再提及恩师苏献忠和张南章,“老师不仅教我创作技能,还分享创作思想,让我有不一样的思考创作方式,我非常感激他们。”赖瑞攀动情地说。
谦逊、懂得感恩,有思想、肯努力的年轻人在他一方小小的工作室里追逐着梦想,一切都刚刚开始,但正如他工作室的名称“浩家蕴”,“浩业兴旺、家好和谐、蕴藏平安”,这份梦想终究能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