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由本报主办,河北古玩城承办的“晚报鉴宝”活动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经专家组仔细鉴定、统计后发现,此次鉴定,是“晚报鉴宝”举办两个多月来,出现真品和精品最多的一次。藏友们送来鉴定的26件藏品中,有12件为真品,均具有一定相当的收藏价值。
在十多件真品中,一件底款有“艺术瓷厂美研室一九六一年”字样的粉彩花鸟尊(见上图)受到鉴定专家们的关注,该尊由鹿泉市一位藏友带来,淘自我市的一古玩市场。这件瓷尊高约四十厘米,正面绘有五只高冠亮羽的雄鸡,其中,四只为一组,另一只于左侧与另四只相呼应,刻画栩栩如生,极为生动有趣。旁边饰有各式花卉,笔触细腻,色泽艳丽。背面有题款曰:“朱冠紫绶羽毛翩,啄栗衔芳心欲欢。辛丑年春月玉亭邓肖禹写于珠山。”专家李和祥先生仔细鉴定后,确定其为真品,且价值不低。李和祥先生介绍说,粉彩瓷是我国景德镇所产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工艺源起于康熙年间,在雍正年间日臻精美,及至乾隆年间,已经呈极盛之势头,细细算来,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粉彩瓷的特点是釉上装饰,并以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柔和,光泽莹亮和秀美娇艳著称,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件粉彩花鸟尊产于景德镇艺术瓷厂(前身为景德镇第一画瓷合作社),该瓷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九月,其产品主要为中高级粉彩陈设瓷,由于在建厂时就把一批专家、名人等业界拔尖人物调集到“美术研究室”,故而,在当年,其工艺水准颇受业界推崇。当时,一些绘瓷的画家也继承了民国晚期“细路粉彩”的艺术特点。这件粉彩花鸟尊的作者邓肖禹,其祖父为珠山八友之一——邓碧珊,因自幼受熏陶,故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便开始独自画瓷谋生,并崭露头角。1950年,他进建国瓷厂工作,1958年调入艺术瓷厂美研室。邓肖禹从事陶瓷美术创作60余年,可谓艺名远扬,他尤擅粉彩,效法景德镇花鸟瓷画名家程意亭的笔意和技巧,颇得岭南画派之精妙。画作取材广泛,技法独到,色彩清丽,形神兼备,自成一格。他的花鸟画多取材于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尤喜绘制雄鹰、白鹤、家鸡等,构图新颖别致。其书法以行书见长,笔力遒劲,笔意潇洒。常见落款有“邓肖禹写于珠山”、“玉亭邓肖禹画于珠山之客次”、“玉亭邓肖禹写意”、“邓肖禹作于为绚画室”、“为绚画于昌江客邸”等;印章多为“肖禹”、“邓印”、“之印”等。由于他在陶瓷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其逝世12年后,被追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李和祥先生强调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艺术家们为了“向党献礼”而尽心尽力制瓷、绘瓷,为出精品,不惜工时,力求精雕细琢,故而留给后人一批工艺精良的瑰宝,这件粉彩花鸟尊亦在此列,建议持宝人好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