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第三季·走近陶瓷修复
公众考古志愿者零距离学习、体验如何识别和修复各代陶瓷器
沈阳晚报、沈阳市考古研究所、新乐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沈阳市首届公众考古活动,昨日进入第三季。在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的带领下,公众考古志愿者学会了怎样识别不同年代的陶、瓷碎片,又了解了修复陶瓷器的方法,志愿者们深感受益匪浅。
科普
沈阳陶瓷演变
大致分4个阶段
据赵晓刚介绍,沈阳乃至东北地区,陶瓷器的演变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夹砂、泥质、白瓷、青花。
新乐上层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夹砂陶,但也有少量的泥质陶,以红色为主。就新乐遗址发现的陶器来说,大部分都是红色的。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赵晓刚介绍说,史前陶窑密封不够好,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陶胚充分接触氧气,陶器出现氧化过程,烧出来的陶器就是红色的。随着后代烧制技术越来越好,陶窑、瓷窑密闭越来越好,氧气进不去,烧出来的陶瓷器就以青色为主了。不过,史前陶器也有黑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加了碳,这和烧青砖、红砖的道理是一样的。
汉代,陶器就以泥制灰陶为主了,汉代陶器一般都加绳纹,也就是说纹饰比较发达。
辽代泥质灰陶依然比较多,但以素面为主,陶器上基本没有纹饰。而在辽代也开始出现了瓷器,比如著名的辽白瓷,到了金代,则开始出现黑瓷。
到了明清,瓷器开始普及,出现大量青花、青釉、三彩、五彩瓷器。
赵晓刚说:“了解了这些知识,若是在野外看见陶瓷器,虽然不能分辨其具体年代,但至少可以知道它们大致是什么时代的。”
第一步:准备
按碎片颜色和不同位置分堆
发掘完成后,出现的大量陶器、瓷器碎片要怎么办呢?
赵晓刚介绍说,考古现场发掘出来的破碎品一般都比较多,房址、灰坑包括地层里都有大量的陶器或瓷器碎片。其中能够直接拼出来的并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整理。如何整理呢?首先是清洗,然后晾干,接下来就需要把碎片分堆。
赵晓刚说:“先按颜色分堆,红的一堆,黑的一堆,白的一堆。为什么一个颜色一堆呢?很简单,一个器物的碎片应该是一个颜色的。分成大堆之后,再分小堆,按照口沿、器底、器耳这样不同的位置来分堆。接下来就进行拼接。”
陶瓷修复也要事先准备工具,主要包括:酒精灯、刮刀、胶棒、皮碗、石膏、硬砂纸、细砂纸、水磨砂纸和大小毛刷、硬刷等等。
第二步:拼接
用加热胶棒将不同部分粘连起来
修复陶瓷的第一阶段是拼接。在拼接过程中需要注意,连接两个部分时,应尽量使用胶棒,而在粘连前,不仅胶棒需要加热,对接的两个茬口也需要加热,这样粘结得会更牢固。
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使用502胶,虽然这样速度更快也更牢固,但是一旦拼接得不好,再进行恢复时,容易对器物造成损坏。如果必须使用502胶,也不要整个茬口都涂抹,只要在茬口点上几个点就可以了。
在粘接过程中,双手一直捧着器物会很辛苦,专家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可以把器物插在沙堆中,这样可以很好地固型。
第三步:修复
用橡皮泥制模后敷上石膏再打磨
碎片拼接到一定程度,或器物本身保持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石膏进一步修复了。
赵晓刚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对拼接后能够保证占总体八分之一以上的器物进行修复。只要器物有口沿有器底,就基本上能够修复出原来的式样。”
修复前,需要使用橡皮泥,在器物有完好的口沿和器底的部分安模,然后将橡皮泥模安放在器物残缺处,按照泥模的弧度和高矮来恢复缺损处。
在和石膏时,考虑到石膏易干易成型,应使用专用的皮碗。在缺损处填补完石膏,待石膏干透固型后,再使用抢刀、硬锉、水磨砂纸等继续打磨。
修复陶器、瓷器,你学会了吗?反正志愿者们说,他们都会了。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高寒冰 摄影记者 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