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陶瓷卫浴企业普遍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国家规定凡是工作人员处于33度以上环境当中,企业就必须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补助,并且还要提供降温饮料,但是饮料花费的费用是不能计入到高温津贴当中的。但是高温津贴最终成为了一纸空文,眼下卫浴企业众多但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寥寥无几,这些企业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工人的权益并且打消了工人的积极性。
在卫浴产品的制造工厂当中,尤其是炎热并且闷热的广东一带,工厂的工人们处于33度工作环境以上,并且几乎全天候都是如此。但是却没有几个企业给工人发放津贴补助,而所谓的降温饮料更是不见踪影。根据记者对于工人们的采访所知,工人们要么是领取到少量的高温补贴,要么是一分钱都没有,不过有些企业虽然发放了高温津贴但是低于国家的规定数额。不过据工人们所说能够发放津贴就已经算运气不错了,还有很多企业一分钱的津贴都没有发了。
据说某卫浴企业原来拥有职工数量超过2000人,但是一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00人,原因就在于企业工人认为自己的薪水实在太低,而且如果在工作当中稍微出现点问题面对的就是企业的重度罚款,所以他们这样的工作实在是难以煎熬下去,导致卫浴企业出现了高流动性的典型特点,而企业想要招聘工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导致部分卫浴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越来越低。
卫浴企业不遵守国家规定、不重视工人利益导致了行业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低,试想工人们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又如何积极投入去工作?而企业的发展靠的又是什么?不就是企业的所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吗?否则一个纵使拥有万人以上的企业,如果工人们都没有一点生产积极性那么还可能无法跟一个工人积极性相当高的仅仅只有千人级别的企业相比。
虽然知道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去发放津贴,但是工人们却并不想为此举报企业,因为程序过于繁琐并且成功的概率还比较低,那么又有谁愿意做这种举动?行业的兴衰永远都取决于人的行为,卫浴企业要发展好必须善待自己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