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由陶城报社主办的2014意游未尽“创新谋变 设计未来———2015建陶流行趋势发布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变革研讨峰会”在佛山新媒体产业园举办。
活动当天,除有三大展会精彩图片展外,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行业知名学者尹虹博士发布了2015年全球建陶行业流行趋势。
在当天的活动上,主办方还成立了建陶技术精英俱乐部筹备委员会,并确定尹虹为委员会主任。陶城报社总编辑田晓草表示,技术俱乐部,是由陶城报社发起组织,专门针对陶瓷企业的生产厂长、研发总监、技术主管等一线技术专家,所搭建的一个技术型智囊团和平台化思想库。俱乐部将通过深度整合资源、精准交流信息,引领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最终推动中国建陶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陶瓷的华丽跃升。
在尹虹主持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变革研讨峰会”上,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荣恒、佛山市迈瑞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周、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红健、佛山市科捷制釉有限公司总经理詹长春、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贤伟,以及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念超,共同探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行业大咖共话创新谋变】
对话主持:尹虹
对话嘉宾: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叶荣恒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红健
佛山市科捷制釉有限公司总经理 詹长春
佛山市迈瑞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桂周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贤伟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念超
互动嘉宾:
英国赛尔公司业务发展经理 邓永华
佛山市子陶陶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子良
佛山市达索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威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刘妍妍
同台竞技才能彰显实力
尹虹:先问一下博德精工的叶总,你们公司今年是第一次参展,以参展商的角度来看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对展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叶荣恒:博德这是第一次参加意大利展,不管是收获或者是感受,应该还是挺深的。在座的陶瓷企业我希望大家都努力能够争取在这样一个全球定位极高的展会平台上展现自己.这次参展,先不论我们在这次展会接了多少单,因为从博德诞生到现在,我们都一直非常注重国际市场。另外一个方面,以往接触的经销商第一是谈价格的比较多,这次跟我们有交易的客户,基本上很少谈价格。中国真正要在世界做强,就尽量不要去比价格,我们比的是流行趋势。我希望我们未来想做好出口国际市场的企业,我认为一定要争取参加意大利的展,这次展会我们第一次跟世界最顶级的厂家同台竞技,另外我们能接触到全球最大的采购商,特别是这次接触的北欧客人,新开发的有30多个客户没来过中国,对于提升品牌是非常有帮助的。只要致力于开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都可以做国际业务,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都有不同的消费群体,所以企业定位要精准。
鹰牌17载终得柳暗花明
尹虹:鹰牌的陈总,你同意叶总的看法吗?鹰牌毕竟是参加了博洛尼亚展十多年,鹰牌有没有收获?
陈贤伟:有人经常问参加这个展会17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路数?说实话这条路走过来弯弯曲曲,我们曾很多次想放弃这个展会,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真正为我们带来效益就是2013和2014年。正是耕耘这么多年,才换来柳暗花明。花费差不多200万去参展,在展会直接签下来的订单其实并不多。很多客户都是后期交流,我们会拜访他,或者他们来中国参加事务的时候确定交易。但是经常参加展会很重要,代表你在国际上有地位,代表他对你这个企业的信任,这是合作的门槛。
专业发展更需抱团整合
尹虹:问一下张总,现在如果突然给你一个机会,让金意陶去参展,你会表什么态?
张念超:感谢尹博士给我这个机会。有这种机会很好,应该是每个企业都想去的,无论是在中国做的大还是做的小的企业。参加这个展会不是去卖货,而是证明你在和谁在同一个频道。看了这么多展会,我曾经讲过一个玩笑:如果博洛尼亚展在中国搞肯定就变味道了,意大利太不够意思了,连个模特都没有,在中国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国外无论是产品也好展览也好,都是比较静、比较纯,我们国内的展会看上去都比较浮躁,进去就有一种骚动。
这次去意大利以后,才感觉到,中国陶瓷行业老板真的不容易,他们在做自己的企业,他们也在做产业,甚至做一些政府做的事。意大利很简单,制造、设备、原料的分工都很明确,中国的企业未来也会跟意大利一样。现在制造企业比较发达,配套企业不够成熟,总会有一天,设备企业、原料企业一定会到这个地步。你看今天我们中国建陶技术精英俱乐部筹备委员会也成立了,带头人就是你尹博士,所以我们要自己发展,要团结起来发展。
陶瓷老板有可能会接近西方
尹虹:我想问一下冯总,你是装备自动化出身的,你谈谈这次设备展技术方面对这个行业的印象是什么?
冯红健:从装备角度来说去年、前年是数码技术,国内也在发展数码技术。这里我说一个区别,中国陶瓷和欧洲陶瓷必然有区别,因为中国和西方陶瓷的发展是不同阶段的。我们在发展时期,人家已经进入了比较高的稳定时期。今年企业参展不是学的多,更重要的是同行的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企业,不单单是在产品上上了一个台阶,也慢慢意识到我们的技术研究应该加强,我们在拉近和西方国家在技术研究的差距。我也相信过不了多少年另外一个层次会出现,中国的陶瓷老板有可能会接近西方,尤其对于资本来说更是不分国界的。
数码喷釉技术空间巨大
尹虹:詹总,你作为釉料企业的老总,这次在博洛尼亚,最新的釉料或者装备是什么?
詹长春:因为我是做釉料的,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确比我们牛。我曾经参观过西班牙釉料公司的一个研发部门,和他们一个研发部门的投资相比,我们中国企业好可怜。我这次看了以后还是有感触,跟人家比我们很欠缺,这次感受最深的就是System的25米数字化喷墨施釉线。科捷制釉也一直在学习欧洲同行,我们没有卖产品给客户之前就已经想到客户可能需要什么,我们在交易发生前就已经开始做服务了。
尹虹:我想问一下邱总,喷釉虽然现在是很时髦的东西,你认为喷釉技术能走多远?
邱子良:目前喷釉技术不敢说是成熟,但意大利釉料公司已经有喷釉机了。为什么大家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其实认同与不认同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路值不值得我们去开发。刚刚讲到喷釉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瓷砖厂本身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如果这条线能够完成,将来所有釉料都像墨水运过去,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喷釉技术将来会随着数码会慢慢散布在全国各地,这是将来的可能性。
喷墨喷釉混搭才更加精彩
尹虹:吴总,迈瑞思基本上是国内最早做墨水的,喷墨也是这次展会的重点,你对这次展会的印象是什么?
吴桂周:喷釉技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以前的概念没那么清晰,观展之后我确信,喷釉肯定会实现。3D可能不是一个概念,3D要实现还会很遥远,喷釉可能会实现的更快。从喷墨本身来看,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太快了,为什么这么说,这次去在System待的时间最长,这个25米的生产线,虽然是没有生产的,但是仔细看应该是可能实现的,成本确实会高一些,就像当初做喷墨也是,墨水卖400万一吨的时候谁都想做,你说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普及,成本肯定会高一点,但是整个环境污染大大改善的,这个喷釉可能能够实现。
还有就是从博洛尼亚这个展看,整个产品趋势混搭的效果砖特别多,要做混搭各种效果的砖,通过喷釉跟喷墨一起来做,这个效果很容易做出来,我觉得喷釉这个东西也许可能在明年或者是不远的什么时候就能够真正进入一个时间阶段。作为做墨水的企业,虽然说做墨水这个花凋谢的很快,但是还是要有信心,这个行业还是有希望也有机会。
喷墨技术应该百花齐放
尹虹:现在既然说要喷釉,我问赛尔一个问题,是不是对喷头提出新的要求,用喷墨的设备实现像System这样直接喷干粉,你觉得技术上可能吗,有这个必要吗?
邓永华:谢谢博士给我机会,刚才这个题目就是说喷釉还是喷干粉,其实我们说是一个手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看我们怎么样做好喷釉的喷头还是喷干粉的,不是说有喷釉的,然后我们不去想,我们是不是不需要用喷干粉,要看你们的设计师怎样去做。赛尔公司为什么要做很多公司投资在研发,其实针对陶瓷行业,我们会结合不同特性的釉料还有墨水来做,用我们的喷头还是用其他新技术,能够增加我们附加值的东西,也是百花齐放的情况。其实赛尔一直是希望用我们的喷墨技术可以让中国陶瓷行业带领国际陶瓷企业怎么样发展,我们怎么样超前,怎么样用好喷头。
中国有人才、有能力做更好的陶瓷墨水
秦威:我想请教一下,之前我们也测试过国内外几家墨水的粒径,国产墨水的粒径基本都在650左右,只要把粒径做大一点色就颜色就可以更深,国产墨水是把粒径越做越大更好吗?为什么国产墨水问题很多,进口墨水为什么就没想到要把粒径做这么大?
第二个我想请教一下科捷制釉的詹总,他刚才提到喷釉能不能实现,像你刚才说的喷釉成本10万元一吨,我觉得根本要不了,现在你的熔块磨成釉的成分多少钱合适?算下来顶多2000元就可以搞定,做成水性喷釉墨水根本不用1万块钱就能做下来,我们是不是抱着现有技术做出以前的产品就行了?
詹长春:我不怀疑喷釉技术,设备摆在那,赛尔001的喷头已经开发出来。我个人认为,技术就算还有不足,也都是在釉料性能方面,绝不是你说的一万块钱可以搞定。包括粉体的加工,就算你说的650纳米,釉料不用做到色料那么细,从有机的晶体着色,只要不破坏晶格的情况下越细阻止能力越强。
第二点,我并不反对技术进步,我并不否认喷釉技术,我是认为从经济层面来讲,哪些方面可以给我们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我认为喷釉技术已经是基本成熟,我坚决拥护技术进步。
邓永华:我补充一下,嘉宾刚刚也说过,其实水性釉也可以做。另外一点,刚才这位嘉宾提问,说他看外国的颗粒大概是100纳米左右,问为什么国产是500、600,其实有一个很重点的方面,我们要知道,颗粒大小一般有一个指标,坦白说每一个颗粒不可能完全是一致的。我们也希望国产墨水的供应商要加油,要把参数弄清楚。为什么一直来说要认证墨水,认证墨水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它的特性,最终喷射出来的效果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我们也希望国产墨水可以关注怎样去监控每一个生产的条件。我相信中国有人才、有能力做墨水。我们一直在推动,不止是喷头,我们也希望推动其他的配套,让陶瓷企业做出优质产品。
创新形态的差距更应该引起重视
刘妍妍:首先非常感谢陶城报,非常感谢各位给这么一个机会让行业那么人一起交流,我来自金意陶。请问在座各位,我们和意大利的这个差距到底是哪个方面的差距,中国有没有必要在世界其他国家推广我们最领先的亮光类产品?
陈贤伟:其实我们大家没谈论多少是中国跟意大利具体方面的差距,如果一定要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在创新上我们跟意大利的差距十年以上,在技术生态形态上是同步的,他们昨天做的我们今天就能做。陶瓷企业只是设备的购买方,我们的主体任务是生产,你的设备做什么规格,多大产品,其实所有中国企业都能做,基本没有差距,做的一模一样都可以。
但是我为什么说创新形态差距在十年以上?创新形态很严重,我一开始就说意大利人坚持在设计理念的三种结构里面他是做的很深的,我们现在还在做平面结构,人家已经做色彩结构很深了,我们现在做仿古砖、抛光砖有多少企业愿意做模具?没有,几乎都以平面为主,我们做一个系列产品开发,有多少企业愿意开一个结构三个表面七个颜色?几乎没有。意大利的展示空间有多少空间是超过六个色的?很少。
主流色调里面,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黑白灰。原来我们认为从滚筒到喷墨,把一切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而今天又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今天中国厂家不敢去轻易学意大利的厂家,因为这不是一台喷墨机可以搞定的。
中国企业应该从创新形体上学习意大利。
尹虹:实际上具体的差距需要很多语言才能描述,这是一个概念,你可以承认也可以不承认,这是社会形态的问题,就像我们说中国跟美国在同一个阶段,但是有没有差距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