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杭东明山森林公园旁的东明白庐艺术馆,举行了一场《玩古说瓷》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汇集了白庐艺术馆馆长蔡暄民先生对自己馆藏珍品的解析和展示,也将自己四十年收藏的心得体会和藏友们共同分享。
原本是小规模的聚会却意外来了很多客人,把不大的发布厅都挤满了。因为这次来了两位世界顶级的陶瓷研究专家。一位是毕宗陶博士,她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著名学者、教授,原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主席,大维德基金会“青花瓷珍品展”策展人;另一位是著名古陶瓷鉴赏家丘小君,是位专家兼藏家的实战型人物,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们聚在一起,不光是谈瓷器,更是聊起了方兴未艾的陶瓷收藏,还有中国庞大的收藏市场。作为看过无数件陶瓷的专家,他们告诫收藏爱好者,对于收藏品,出发点如果不对,那一定是南辕北辙,反之,则会收获意外惊喜。
■ 谈《玩古说瓷》
敢于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分享很了不起
《玩古说瓷》是蔡暄民第二本讲收藏的书,他把收藏圈比做是“荆棘丛生之地”,而自己则是一个披荆斩棘从中找出遗落的珍珠的人。书中的瓷器都是他40年收藏的精品。按照丘小君的说法,“其中不乏有很多甘苦和辛酸,更多的是对中国古陶瓷痴迷深研心得”。
这是丘小君第三次来东明白庐艺术馆。他第一次来时就评价说,馆内不少展品甚至超过了国内外顶级博物馆的收藏,这番言论也曾引起过争议。特别是蔡先生收藏的陶瓷样式都很精美,造型完美到被人认为是仿品,丘小君不仅否认了这些说法,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国外博物馆和藏家对于这些古瓷器都是要力图还原其初始样貌的,只有这样,才是艺术品的真正形态。”
鉴赏过36万件陶瓷的丘小君明白,收藏有时候是把双刃剑,它既把那些古物的浮尘掸去惊艳世人,又让它们藏于保险箱,无缘与世人见面。“作为藏家,能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给人欣赏,很不容易。收藏要大家来欣赏,才可以让古陶瓷传承下去。”
■ 谈瓷器热
虚高总会重跌 价格会回归理性
当前,瓷器收藏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收藏界的热门。瓷器的热,是因为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积淀。观赏、收藏瓷器,其实就是与历史的触摸与对话。在市场上,中国瓷器的价格一路飙高,在今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亿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纪录。
毕宗陶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著作已过等身,苏富比、佳士得对某些中国古陶瓷难以认定时曾找她最后确认。她自称自己只是这个市场的观察者,观察十余年得出的结论是,“市场的品味是很奇怪的,以前是清三帝(既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流行,现在是青花流行,未来可能是别的瓷器种类,然后再来一遍,好像是循环一样。”
长期奔波于海内外收藏界的丘小君触觉更为敏锐,他认为中国古陶瓷的收藏成为一个主流收藏趋势,“大家熟悉的多数是明清的陶瓷,明清以前的,懂的人少研究的人肤浅,目前还处于价格洼地。”
对这个爆热的市场,有一点两人是达成一致的,就是目前有些瓷器的价格过于虚高。“目前清三帝的瓷器,价格虚高,不是逐年递增,而是从几百万突然蹿到上亿。”丘小君介绍,从历史数据来看,国外拍卖的藏品都是逐年增值的,这样价格比较稳定实在。
毕宗陶也认为,当前的市场热到她一直在想是不是到了顶峰,“有的东西的确很贵,但并不稳固。从历史发展来看,偶尔有一些藏品可以到很高的价格,但量不会像现在这么多。”她认为这种情况和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也和中国人收藏的心态紧密相连。
■ 谈收藏
“勿忘初心”很重要
有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因为各种开发和抢救性挖掘,过去三十年中国出现的宝物已是过去历朝历代收罗的总和,藏宝于民间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都投身到收藏中去,藏宝类节目和书籍也层出不穷。对于这样的热潮,两位专家的建议是慢慢来,不要着急,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勿忘初心”。
在丘小君的理解中,所谓的初心,其实就是不要浮躁,不要只追求经济效益。他建议国内的收藏者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做专题或者专项的投资,没有资金的,做民俗或者民间的小收藏。“机会是很多的,关键是你要去发现,找到自己收藏的目标和主题,然后投入进去。”
这个建议其实也是给那些突然富起来觉得啥都能买点的“新富”人群的,“不提倡拿了大资金什么都买,这样好像撒了胡椒面,什么都不精。”
至于要不要赚钱这个问题,丘小君又绕回到“初心”上来,“收藏还是图一个乐趣,经济效益只是附属产品,是那种过了若干年,突然发现增值了的意外惊喜。如果你想今天买了明天就卖,那真的不适合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