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德化三班的城镇化实践

发布:2014-11-12 10:25:06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

三班镇紫云开发区内的鑫德祥陶瓷厂内,工人忙着生产茶具。

  三班镇开始小城镇建设以来,40多岁的苏阿娥很满意村里新建的广场,每天晚饭后,那里便聚集了不少村民在跳广场舞,她和家人也会到广场上散步。

  “以前都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睡觉,无聊极了,现在有了个活动的地方挺好的。”苏阿娥说。

  但她又说,建了广场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她养的鸡鸭就不能放出去了,只能关在笼子里,因为担心会把广场弄脏。

  融入“大城关构想”

  苏阿娥所在的三班镇地处德化县城东南,2010年时被泉州市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三班人的生活就开始向德化县城的市民看齐了。

  “我们的想法是城里有的我们都要有,三班镇有一天能融入县城,成为城关的第三镇。”镇党委书记张培基说,他现在的计划是把三班镇打造成德化一个宜居又宜业的新区。

  这两三年,三班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破破烂烂的蔡径村洞上溪两岸,砌了栏杆,装了路灯;全镇目前有3个垃圾转运站和60多个垃圾屋,配齐了垃圾清运队伍和保洁员;投资2700万元建设污水管网,完成16公里污水管网铺设,连接到县城污水处理厂,镇里的生活污水不再直接排入河道……

  日常生活方面,自选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大型农贸市场也从无到有。

  在张培基看来,三班镇的一大优势便是与城关距离仅有6公里,这一优势一定要好好发挥。

  经过多年“小县大城关”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德化县城城区因陶瓷产业发展集中了大量人口。数据显示,德化全县31万多人口,有21万多集中在城区的浔中镇和龙浔镇。

  “距离近,可以在城关上班,住在三班。”张培基说。

  计财林一家正是这么做的。45岁的计财林来自江西鄱阳,10多年前来到德化,目前和妻子(盛晓玲)两人一起在县城一家陶瓷厂做工。

  夫妻俩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城关每平方米近7000元的房价,让他们觉得有压力。听说三班镇推出紫云小区限价房的消息,计财林马上来申请:“加上公摊100多平方米,一平方米2350元,很划算。”

  去年10月搬到紫云小区后,每天6点起床,吃过早饭计财林便骑车载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到城关工作、上学,只要10分钟。

  以业立城

  据统计,通过限价房的方式,德化县边远村落和地灾点群众1200多人迁移到了三班镇。

  受到三班镇的启发,德化县正计划在三班镇规划300亩的进城务工人员公寓,预计3年增加1万人。

  “当时建设限价房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另外是希望以此为镇里的工业区吸引工人。”张培基说,“产城联动才能让农民进城有活干,能留下来。”

  茶具生产是三班镇的特色产业,三班人在陶瓷的这一细分市场做得极为出色,全国70%的茶具出自这里。据三班镇企业办主任林月栋介绍,茶具生产是三班镇的支柱产业,全镇320多家大小企业所做的均与此有关。

  郑永忠介绍,三班的茶具生产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从开采瓷土,到配方、制坯,均有专业公司在做,而外来的创业者们正让这一分工变得更为专业。

  晋江人曾劲生和浦城人郑志龙均发现了茶具包装方面蕴藏的商机,曾劲生在祥云工业区设立了第一家塑料包装工厂,广告业出身的郑志龙则办起一家木盒包装厂,因为他发现德化陶瓷不重视包装,出售时附加值偏低,不足以体现德化陶瓷的真正价值。

  目前最令三班茶具生产厂家们难以释怀的是品牌的问题,因为在当下的销售渠道中,三班出产的茶具上打的并不是自己的品牌。

  “因为我们当地没有景德镇要求在当地出售的茶具必须打上景德镇生产,虽然每天100多车茶具从三班运走,实际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郑永忠说。

  品牌的短板被寄希望于通过一座茶具城的落成得到扭转。

  由26家三班籍企业家合资建设的“中国茶具城”总投资25亿元,总占地1200多亩,其中首期拟投资6亿元,占地292亩,拟建设店铺600间。

  郑永忠解释说,茶具城展示的不仅仅是本地的茶具,而是几乎囊括了与茶相关的所有产品,包括茶盘、紫砂壶、玻璃杯、电热水壶等等,是一个涉茶类用品的专业批发市场。

  城镇崛起需灵魂

  在小城镇建设中,三班镇的月记窑也被寄予厚望,张培基希望月记窑承担起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的突破口。

  月记窑早在明清朝代就已是兴盛一时的名窑。如今还可烧制瓷器的龙窑在全德化仅存三座其中也以月记窑最为悠久。

  “陶瓷文化是德化特色,最近在我们镇三班村与永春介福乡紫美村交界处又发现了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窑址,这说明德化这块土地上烧瓷的历史可以上溯3000年。”张培基说。

  在规划中,陶瓷文化围绕月记窑和古龙窑的保护和开发展开,希望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为游客提供陶艺体验、餐宿等。

  对于月记窑是陶瓷文化象征和载体的说法,吴金填深感认同,但他也提出,如果仅仅将它看成一个可以收门票,展示陶瓷文化的旅游景点来建设的话,是很不够的。

  在他看来,月记窑传承的是中国千年陶瓷文化之脉,尽管建窑时的城市、村庄如今早已灰飞烟灭,但月记窑保存至今,相当于留住了灵魂,有朝一日可以星火燎原。

  吴金填认为,实际上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个性,不一样的灵魂,它寄生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间,城镇建设虽然能做到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整齐划一,但对文化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三班镇是幸运的,它的灵魂在月记窑这个角落得以保存,这就像有了一颗种子,一棵树苗,如果给它适宜的环境,允许它自由生长,终有一天,它的树冠还会遮蔽整个天空。”

  德化县对此已有初步构想,在三班镇打造国际陶艺交流平台,建设国际陶艺家创作基地,成立国际陶艺家文化交流中心,通过邀请和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设计师来德化创作、研讨,组织作品的展示,促进国内外陶瓷艺术家的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助力提升德化陶瓷产区的文化影响力。

  他憧憬有一天,三班镇的几个村庄有几千个陶瓷文化工作室连在一起,那时的德化已然是世界陶瓷的圣地,彼时也将是三班镇历史上的新高峰。

  “但我希望这一天的到来是自然而然的,是经历时间积淀的,而不是人们计划的。”吴金填说。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