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观的大兴堡。

空房内外,遗留着不少瓷器和制作陶瓷的器具。

堡内仍有3户人家在坚守。
作为“海丝”遗迹的大兴堡,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于清康熙年间建成。全堡占地面积约3648平方米,原有240间房。大兴堡是德化三班郑氏族人抵御外侮、聚族而居的一座家族式的公共建筑。
古堡的构造、用途上均与居住类古堡有所不同,其建筑格局是两排商铺式屋宅,中间有宽敞的中轴街巷,是典型的贸易场所。郑氏后人郑泽洽说,史料就记载着有关“大兴陶瓷商行”的商号。
宋元以后,德化瓷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畅销海外,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贸易品之一。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在大兴堡周边,就有20多处宋元至明清的古窑址遗存,这些古窑址里出土了很多外国来样订货加工的标本。三班一地在明代原设有驿路铺舍以满足出行之需,因该堡位置十分恰当,逐渐替代了铺舍功能,成为过往商人、脚夫休息过夜,同时在此进行陶瓷贩卖的交易场所。因此,大兴堡同时又是海丝文化中的商贸史迹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目前,古堡里只有3户人家,87岁的颜丽琴老人便是其中一位。面对日渐失色的古堡,郑氏子孙正在筹备重修,业已邀请漳州和泉州两地的古建筑专家前去考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堡能重现昔日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