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作品
燕赵都市网驻邢台记者张会武文/图
新闻提示:12月5日,从微信上获悉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的消息后,当时身在景德镇的张志忠淡淡一笑。作为邢窑恢复研究第一人的他,随后发一感言:邢窑项目曾连续申报三届,终于入选,令人感慨。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邢窑恢复和研究工作的同仁!他说当时的心情谈不上特别激动,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了。当然,依旧难掩暗流汹涌,毕竟,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付给了邢瓷。
千年白瓷的寻觅和挖掘
邢台学院偏西南一隅的科研楼内,张志忠和他的邢窑研究所位于其中。科研楼东侧,是一处类似车间模样的作坊,张志忠和他的团队就在这里生产邢瓷。
部分窑具
12月10日下午,为让燕赵都市报记者近距离接触邢窑陶瓷烧制工艺,张志忠麻利地换上工作服,很快坐在一台拉坯机前,他要亲自演示。短短时间,一团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变出圆圆的瓶身,细细的瓶颈,圆润的瓶嘴,一个梅瓶初步成型。“拉坯结束之后,就是利坯,上釉,之后通过炉窑烧制,一件瓷器成品方可成功。”
四年前的2010年9月,在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上,由张志忠烧制的邢瓷“白釉长颈瓶”获得铜奖。自此,消失近千年的类雪邢瓷惊艳呈现于世人面前。
邢瓷离开世人的目光已经太久太久。
据悉,公元622年,内丘改隶邢州,邢窑由此得名。但邢窑白瓷的烧制并不始于此时,而是开始于此前的隋朝。强盛的唐朝为邢窑的发展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继承的基础上,历经改革和创新,邢窑发展成为唐代著名的制瓷窑场。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局面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唐开元时,邢窑和越窑一青一白并驾齐驱。到天宝年间,邢瓷已作为地方贡品,大量运往彼时的京城长安。晚唐,邢瓷细白瓷日渐式微,造型单调、朴素、保守的特点也日渐明显。延及北宋,邢瓷在世已默默无闻,取而代之的是定窑。在随后的千年之间,邢瓷湮没于历史的千山万壑。
烧制技艺全新高度
张志忠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邢窑之所以在唐代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白瓷,使得其他烧制白瓷的窑口难以相比,在于其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及近乎苛刻的制作流程。
首先,烧制白瓷的技术难度大与青瓷,主要是对制瓷原料要求较高,对粘土的加工要求细。另外,还需要高温烧制,邢窑白瓷在唐代陶瓷中,烧制温度是最高的。据科研部门测试,邢白瓷的瓷体烧成温度一般在1320度左右,个别标本高达1380度。这样的烧成温度,在现代日用陶瓷烧成温度中也是最高的。
演示炉窑内烧制过程
还有,邢窑白瓷胎釉配合恰到好处,因而没有流釉、裂釉现象,釉面光滑、平整、莹润,这是其他窑口的白瓷所达不到的。究其奥妙,在于其在传统的石灰釉中引入了一定量的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因为氧化镁引入石灰釉中,可减少流釉缺,避免裂釉缺陷;含氧化酶的石灰釉具有乳浊性,对胎体有一定的遮盖能力,衬托的瓷胎更加洁白。据专家分析,邢窑以前的陶瓷釉中均不含五氧化二磷,邢窑以后的定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各白瓷窑场也不含五氧化二磷。
最后,邢窑最早使用了匣钵。匣钵是承烧瓷器制品的工具,使用匣钵承烧瓷器,可以一匣一坯或一匣多坯,避免了产品的罗放,从而消除了产品上的支烧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用匣钵承烧瓷器,产品之间可以罗放,码成一定高度的匣钵柱,有效地利用了窑室空间,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同时降低了消耗。继邢窑之后,中国的陶瓷生产技术经过一千多年的完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邢窑创造的匣钵形制,特别是匣钵使用功能的设计思想,至今仍被陶瓷生产广泛使用。 “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是我国陶瓷史上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体系,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张志忠如此感喟。
一位青年的立志传承
张志忠决定让千年白瓷重焕风采,但作为制作工艺中的关键技术——拉坯,在北方几近失传。
演示拉坯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镇,他花2角钱买了一张参观古窑瓷厂的门票,在这里看到了拉坯的老师傅,可一打听让他傻了眼,这儿技术不外传。经了解得知,这个厂的厂办室主任是临城人,他找这位老乡帮忙,可好说歹说厂长仍然不同意。于是,他在附近找了一个简陋旅店住下来,经过29天的软缠硬磨,厂长被他的真情所动,破例让他进厂学徒。他拜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岁的拉坯大师程光逵为师,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后的时间,用别人剩下的泥跟师傅学艺。
“那年春节也没有回家”,如今,忆及往昔学艺艰辛,张志忠不无动容。
要烧好的白瓷,需用“红砂石”作主料,为了找到“红砂石”,他与技术组的人员背着铁锹历时两个月之久,踏遍了临城西部的山山水水,终于在石城、牟村、祁村煤矿等地找到了钾长石、石英、粘土、红砂石和天然优质釉土。
1985年,张志忠被破格调入县文保所,之后,张志忠和有关专家在内丘、临城进行了大量实地勘查,确定了邢窑的窑址范围,并对实物和资料,从艺术造型、装饰技法、以及工艺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张志忠经过上百次试验,成功仿制出玉壁底碗、玉环底碗、平底碗、执壶、白瓷盒、白瓷瓶、白瓷坛等20多种产品。该课题于1987年1月15日顺利通过省部级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用手工拉坯成型,按照唐代邢窑工艺程序和造型装饰艺术做出的产品是成功的,达到了试制的目的,胎釉特点比较准确,基本接近唐代邢瓷的艺术水平。”
“我这一生注定离不开邢瓷了”
三年前提前退居二线的张志忠,现如今拥有着邢窑研究所所长的身份。
“上班时离不开邢瓷,退休了离不开邢瓷,我这一生注定离不开邢瓷了。”张志忠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自己研究的越深,越觉得邢瓷博大精深,“如果邢瓷研究是一本书,现在自己可能只翻阅到10%,“感觉时间不够用,有些时不我待的焦灼。”
张志忠从未后悔把自己的大好年华奉献给了邢窑陶瓷,“历史让我与邢瓷有缘,如果我不担当,感觉有愧于这个时代。”
如今,51岁的张志忠依旧对于邢窑陶瓷有着孩子般的痴迷,他一直不遗余力地为邢瓷鼓与呼。
2013年,在其倡议下,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暨“南青北白”越窑与邢窑学术研讨会在慈溪市开幕。期间举办了“南青北白”瓷器展,白瓷得到更多人认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曾如此评价:张志忠在邢窑陶瓷研究方面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不同于一般的考古研究。通常考古和文保研究注重对瓷片和古籍的认识、考证与鉴别上,而张志忠的研究不局限于理论和考据方面,更多的是通过实践将邢窑瓷器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身临其境,似乎感受到邢窑陶瓷所处年代。 12月12日下午,张志忠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接下来,他还要继续挖掘白瓷的技术和品种,而后研究学习。但他同样遇到后续恐无人传承的尴尬,“在努力让自己的身边人接触这门学问,但若做到真正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张志忠看来,“邢窑陶瓷的传承,不仅是烧制的技艺,还有技艺背后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