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夏秋之交,一场暴雨秋洪冲刷出藤县中和窑的真容。次年9月,一支荷枪实弹的解放军部队开进中和窑所在的藤县中和村。在这个位于北流河边、满是陶瓷碎片堆积的村庄,广西文物专家复查和试掘了一处烧造青白瓷的古代窑址。但可惜的是,中和窑瓷器重见天日后,完好藏品极为罕见。
虽然史书未有记载,不过,中和窑所出土的物品身上的特征已为其历史年份代言。考古中发现,有一个印花模具外卧刻“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龙念叁造目”字款,“嘉熙”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年号之一;窑室内出土的器物造型多仿植物之类,碗、盘、盏、碟等圆器为敞口小圈足,多作葵瓣或莲瓣形,带有明显的唐、宋时期风格。因此,可以断定,中和窑为烧造青白色瓷器的宋代窑址。从中和窑瓷器发掘前国内没见同类产品,但东南亚国家却有收藏,以及中和窑瓷器的纹饰特点、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情况分析,专家初步估计,中和窑是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民间瓷窑,烧制时间至少在100年以上。
在中和村这个村落里,废弃的瓷器几乎将整个村子包围,更有甚者,不少农民建造房屋用作地脚的烧制瓷器模具竟有三四米高。此外,在窑址相邻的山包还发现9条龙窑,以及20多处隆起如山脊的废品堆积处,这些堆积品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最厚的地方有1.5米,规模宏大。
让人更为惊叹的是,中和窑的瓷器种类繁多,几乎涵盖所有日常用品,而且瓷器细腻洁白,胎骨薄而坚硬,品质上乘,可与同期景德镇瓷器相媲美。据传日本京都博物院收藏的“九龙杯”就疑为中和窑所造,此杯盛水后,杯中九条龙的龙须与周围的鱼虾都会款款而动。
尽管多年来一批批国内外古瓷专家学者纷纷前往考察中和窑,但研究成效并不大。藤县这个小村落因何会有这么大规模的窑址?中和窑的瓷器以前为何不见存于国内?为何如此大规模的瓷窑,史书方志竟无记载?中和窑为何突然消失?这些依然是难解之谜。研究中和窑多年的岑沫撰文分析认为,宋朝时,梧州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上,商品外销便利,且藤县有生产瓷器的原料高岭土,周边林木又多便于取柴,因此,当时的政府才在北流河沿岸兴建瓷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