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津美艺瓷郑秀瀛的作品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多彩的梦幻世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更宛若是一个梦,一段动人的故事。
“演绎窑火釉艺风采,展现津美艺瓷魅力;欣赏山水意境,品味精彩人生。”郑秀瀛说,这就是他对釉艺的追求。釉艺是陶瓷装饰,是陶瓷的华丽外衣。德化瓷向来以“白”见长,其温润明净让世人倾心不已,郑秀瀛却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奇幻莫测的釉艺,不惜一切代价去研制它。
郑秀瀛1970年出生,曾经当过四年老师,1992年改行到当时的德化福美工艺陶瓷厂管理窑炉烧成。可以说一开始接触陶瓷,郑秀瀛就触碰到了陶瓷烧造流程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并且一待就是14年,即使福美瓷厂已经改制重组成了龙鹏集团。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郑秀瀛目睹了瓷器在窑炉中实现了精彩的蜕变,他感受到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和惊喜。于是,他下决心要对窑变釉艺进一步研究,让它焕发出更加璀璨多姿的美。

2006年,郑秀瀛从景德镇花重金请来一个老师,不顾一切地投入研究试验。然而,近两年时间,花费了一百多万元,十几本笔记,却只换来无数次的失败。无奈,郑秀瀛只好辞去老师,自己继续投入研究。在之前的基础上,郑秀瀛继续不断摸索,倾注心血和汗水,融入爱的激情与执着,克服烧成曲线难题,终于,有一天打开窑炉时,一炉的光亮迷奇,一炉的灿烂夺目回报了他的不懈追求。
“窑变实质是窑炉烧成产生的,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结果。”郑秀瀛介绍,陶瓷烧造有着“一窑二土三制作”的谚语,可见窑炉和土的配方的重要,而土的配方其实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釉水。他进一步介绍,在装窑的时候,有时候不同的窑位,不同的温度或不同的气氛,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不确定因素决定了釉艺作品的“唯我独尊”、不可复制。

几年来,郑秀瀛的釉艺研究日趋成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他并不定点定位地种植晶体,而是采用创新的施釉技法追求自然开花,再经过科学合理的火候控制,在1330℃高温循环保温烧制,各种釉料氧化物就自然呈现出具有梦幻意境的窑变釉艺山水画卷。
他的“梦幻山水”系列作品,釉层凝厚,仿若是一幅幅色彩绮丽而自然、内容含蓄而浑厚的山水画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多种颜色复杂交错的迷幻效果闪现出流光溢彩的玻璃质感,特别是那莫测的流动纹、纹理纹、斑纹、凹凸纹等各种纹理,体现了土与火的科学精髓及美学心智。每件作品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或热烈,或沉稳,或雅静,无一重复、意趣天成。

用陶瓷的釉彩来完成如诗般意境的艺术创作,不但要有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科学技术,更要有活跃的创作思维。显然,郑秀瀛在追求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独立风格时,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抱有浓厚的情感。他热爱大自然,有生活体验和文学思考,从而赋予了陶瓷艺术以诗的灵魂;他将大自然的意境转换成视觉语言,以“物我合一”的诗意情怀表现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激情,每创作一件作品,宛若写出一首抒情的诗。
釉艺作品的偶然性和艺术性是科学的、自然的、诗意的、有根性的,让釉色之美定格永恒,在无声无息中动人……欣赏着这样美的作品,会把人浮扬起来的情感沉静、安抚下去,进而引人之美丽心智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