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的出现必然是热捧之下的产物,虽然很多专家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告诫藏友如何辨别赝品,赝品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鉴赏古瓷器等。但依旧没有阻止住赝品的横行,一些仿制的精品甚至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么在收藏过程中,究竟要持有怎样的心态,摆脱一些错误的引导从而进行成功的收藏呢?记者请徐俊和谈谈他的观点。
徐俊和认为,假货、赝品之所以能够肆意横行,关键问题出在收藏者或者说投资者对利益的追逐。收藏陶瓷是收藏心境,更是收藏心静,而盲目的、急功近利的心态,恰恰正中一些人的下怀。所以,做收藏必须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精品可能出现在古玩市场吗?答案是:可能性极小。徐俊和认为,古陶瓷器之所以珍贵,珍贵在它的工艺精湛,存世量少。一些人可能会认为旧货古玩市场可买到精品,事实上,这种几率几乎是不存在的。就拿最近这段时间被热炒的“元青花”举例,当时元青花烧制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原材料成本很高,烧制出的成品主要用于外销使用,普通的百姓根本用不起这样的瓷器,因此真正遗落于民间的少之又少。再比如,官窑烧制的瓷器,现在在市场上被视为珍宝,古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官窑瓷。要知道官窑瓷的管理是很严谨的,烧制出的成品必须原数不动地送进宫,而挑剩的次品必须砸碎处理。在市场上遇到这种“高大上”的器物时,一定要冷静再冷静,不要认为古玩市场上能够随时见到精品。
第二,别生搬硬套,硬往上凑。徐俊和说:“现在关于收藏的书很多,而且全部是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进行介绍。但你会发现,书中提到的物品大多是珍品或者是官窑瓷器,普通百姓家用的那些物品极少能登上书籍。”书籍一方面为收藏者指点迷津,另一方面也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于是市场上一些与书中相似或者高度相仿的瓷器都出来了,一些收藏者见到这些时便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接下来,就茫然地认为此物就是书中提到的物品,再看到书中玄乎的报价,对比古玩市场上物品的报价,以为自己捡了漏,实际上又钻进了他人设好的圈套。
第三,别被“稀世珍品”忽悠了。收藏者总希望自己的收藏“高大全”,其实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徐俊和就认为:许多收藏者的阅历都不多,分辨真伪的能力也不强,所以就有一些造伪者会钻这个空子,制造一些比较奇怪的伪品销售,大力吹捧它的珍贵程度。有许多人就会觉得它非常珍贵,但是又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和参考器物,又怕上当、又怕漏掉了稀世珍品,于是乎,花钱做了冤大头。要知道要想在收藏古瓷器中捡到漏,是需要很高的鉴赏水准的,要有足够丰富的收藏经验和收藏知识。
综上所述,做古陶瓷收藏,心态一定要稳,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实战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便是迈出成功最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