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代表 刘文斌 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王东 摄)

媒体记者采访省人大代表 刘文斌 。(记者 王东 摄)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王东报道:今年两会,来自景德镇市代表团结合省政府工作工作报告、两院报告展开讨论,围绕打造城市名片、传承好陶瓷文化等话题讨论。省人大代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刘文斌 强调,要把景德镇“世界手工艺与 民间艺术 之都”故事讲好,是每个陶瓷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他说,2014年有三件事让景德镇人,特别是让陶瓷界人士欢欣鼓舞,这三件事说起来非常有意义。
刘文斌 代表说,这三件事,首先是市委刘书记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上说,用美丽的城市给这片热土塑形,用兴盛的产业把这片热土注实,用繁荣的文化为这片热土铸魂,放飞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瓷都梦”。这让15万陶瓷工作者备受鼓舞,指明了方向。二是发生在11月北京APEC会议上,景德镇陶瓷大放异彩,57件艺术瓷和1500余件生活日用瓷被会议主会场陈列和使用,灿烂的陶瓷文化和精湛的制瓷工艺,受到世界瞩目。三是发生在12月初,景德镇市获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荣获“世界手工艺与 民间艺术 之都”称号,这是一张机具含金量的世界名片。
刘文斌 代表说,景德镇有这么好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接下来,要有魄力和勇气把“世界手工艺与 民间艺术 之都”故事讲好。他认为,讲故事要客观,要突出。瓷器是景德镇的名片,是这座古城一个充满了文化想象力的符号。景德镇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 1000年 的御窑史,一个瓷器产业支持城市一千年,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景德镇市有和世界任何城市不同的特点:一个是,手工制瓷技艺近2000年来从来没有中断;另一个是保存着完整、庞杂、全面、多样的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举世无双。
这些具有独特面貌的城市变迁故事,是一个值得说给全世界听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景德镇的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高度契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的核心价值理念。所以,才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认可,成为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仅有的9个中国城市之一。
刘文斌 代表说,讲好故事要有水平。瓷器是容易被世界接受的中国文化元素,民族的美学观念、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科技创新,可以随着瓷器的故事走向世界。历史上的瓷都景德镇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瓷器供给地,出类拔萃地传承和发扬了艺术陶瓷的制作水准。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声名远扬,始终主宰着瓷艺的审美标准。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宣传,但还很不够。最近,有一个活动叫“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搞得很好。这个活动制作的微信分了三部分:瓷器中国,瓷业千年,世界瓷都。分别说了有一种器物很中国——瓷器;有一种力量很神奇——窑火;有一种使命很神圣——复兴。复兴什么?复兴千年古镇、世界瓷都。
当然,景德镇是一个小城,手工艺人的自足、小作坊的局限、品牌意识的匮乏,加上市场的急功近利,这些都是制约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甚至会导致陶瓷艺术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衰退。讲好景德镇陶瓷艺术故事,把中国千年陶瓷文化传播出去,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景德镇、关注景德镇、喜爱景德镇,多为瓷都加油“点赞”,这样才能让陶瓷艺术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
[人物名片] 刘文斌 :出生于景德镇,祖籍鄱阳。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政协陶瓷书画院专职画家,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景德镇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景德镇市政协委员,景德镇珠山区政协常委,民革景德镇市中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副秘书长,江西省旅游商贸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景德镇学院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陶瓷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省、市展评获得多次金奖,并被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