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树创作的双面壶盖手工茶壶。
东南网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陈志明 图/文)400年的老龙窑,加入了年轻的创意元素,看似粗糙的造型便有了天然造化与精巧设计的印记。在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洞上的月记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陶瓷设计梦想。
“85后”杨树振和林连毕业于德化陶瓷学院,是在月记窑进行创作的最早的一批艺术家。在他们的工作室里,摆满了龙窑柴烧的作品。

独特的釉化纹理正是龙窑创作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烧制都要经历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刚开始整批烧制失败的经历,让杨树振和林连体会到了驾驭传统龙窑的困难。而如今,传统柴烧的不可预知却成了他们探索传统工艺的兴奋点。在瓷土配方上寻找突破,在造型和使用方式上增加独有的特色,两位年轻人在龙窑的火焰中找到了自由自在的创作灵感。
目前,月记窑每月都会点火一两次,很多在德化的年轻艺术家都会利用这个龙窑创作自己的作品。老窑的炉火依旧,但烧制出的作品有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和创新。

老窑工徐志波师傅将寄烧的瓷器搬出“月记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