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珠江商报记者杨斯然
走进乐从上华村,休闲舒适的感觉立刻萦绕全身。只见,上华村的地面干净整洁,公园、绿地、运动场所、新旧民居错落有致,加上交错的河涌和成阴的绿树,使得岭南水乡村落的魅力尽显。
搬走陶瓷厂,
治理河涌修建公园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2008年之前的上华村可远不是这派宜居景象。过去,上华最重要的产业支柱是陶瓷业,数量众多的陶瓷厂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5岁的上华村民何颖林说:“当时的河涌水都是黑的,空气中总有股刺鼻的味道,甚至连村里面的树都不结果了。”恶劣的环境让村民们意见很大。有经济条件的村民直接“用脚投票”,在外购买房子搬出了上华村居住。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促使上华村进行改变。借助上级部门的行业整顿政策,到2008年,上华基本将村内的陶瓷企业迁出。2011年,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美城行动”,乐从的“美乐计划”也正式实施,上华村搭上这一“顺风车”,大力改善村里的环境。
在环境改造中,河涌重归清澈;村里铺设了污水管网,全村基本实现污水管网截污;村道和街巷硬底化,重要道路设定双向两车道,并划有实线、虚线;荒地、烂地改造成公园、绿地、体育运动场所。
上华村党支部书记郑建华说,近三年多来,为了改善这些基础设施,上华以一村之力就投入了1600多万元。
环境变好了,
外迁村民重新搬回
有了好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这种受益不仅在生活居住方面,同样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在上华居住的异地务工者大部分是在兴乐社区等城区的上班一族。在现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上华的民房、厂房全部能够租出,给村民带来了直接的效益,”郑建华说,“企业、务工者为什么要来上华租房,上华的环境好是很重要的因素。”
环境提升后,村民们再次“用脚投票”,不少搬出去的村民重新回到村里。
59岁的陈国立是土生土长的上华村民,在2007年因为忍受不了环境的污染,曾经一度搬到村外与儿子同住,但在2013年看到村里的变化后,又重新搬回村里,他说:“以前的上华和现在的上华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只要村里变好了,我们当然愿意回来养老。”
在2015年,上华将作为首批村居参与百村升级建设,同时开展旧村级工业区的改造。在佛山新城与乐从镇融合发展的大势之下,上华村的巨变和发展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