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民在“瓷博会”上欣赏陶瓷工艺品。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通讯员 何勇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通讯员 张斌 廖蔚佳
走进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那些坛坛罐罐形状的建筑群里,便如同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陶瓷的海洋,每一步都有可能遇见奇迹,因为你邂逅的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简称“瓷博会”)。
高贵的传统陶瓷精雕细琢,写意的现代陶瓷创意无限,实用的设计陶瓷动人心弦。釉下五彩瓷、平板唐三彩瓷、釉上珐琅彩瓷、彩色素瓷、猪油白瓷,光看名字,就能想象,随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的交融共通,陶瓷界的新名词总是层出不穷。
这是陶瓷界的
“奥林匹克”大赛
5大展馆、300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艺术作品,构成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的陶瓷盛宴,占据了瓷博会的“半壁江山”。不同工艺、材料、形态、观念的探索在此得到集成,国际主流陶瓷艺术思潮和前沿理念也展露无遗。
每一个展馆都是人潮涌动,每一个展品前总有人驻足欣赏,好东西太多,怎么看都只能是囫囵吞枣。
“好作品很多,国内8大陶瓷原产地的代表作品都送来了。我也创作了两幅作品,一件只参展,一件用来参评。”艺文小镇(长沙)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文斌,不只创立了收藏拍卖平台,还亲自创作,已有300多幅作品被各级机构和个人收藏。他告诉记者,他创作的瓷板画,是铜官窑古陶瓷文化与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没用勾线、分水这些陶瓷画传统工艺,而是用山水国画的笔法,使画作浓淡相宜、灵动自然。
此次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原来还是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是先评比,再小范围展览,这一次,通过瓷博会让数以十万计的观众先饱眼福,再由专家评点。
“4年一届的创新评比大赛,是陶瓷界的‘奥林匹克’大赛,有的陶艺大师几年前就开始作准备。”在现代陶瓷展馆,与景德镇陶瓷协会秘书长欧阳景不期而遇,他告诉记者,景德镇此次参赛力度很大,协会组织了200余件作品参加传统陶瓷类别的评比,景德镇陶瓷学院那些年轻的学生,还组织了200余件作品参加现代陶瓷类评比。“大家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新的材质、新的工艺也在不断涌现。”
“铜官窑选送了五六十件作品参评,这是铜官窑推出产业复兴计划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出展。”长沙铜官窑复兴计划发起人、长沙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琪告诉记者,不仅参评,铜官窑还另外开辟独立展区,向观众展示陶土瓷器的健康魅力。记者看到,有一件参评作品,陶板上挂着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它们之间勾勒出的线条,正好是唐代以来铜官窑在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海上陶瓷之路。
大师级作品,陶瓷艺术的盛宴
一吨价值100万元的制瓷原料大球泥,却能“窑变”出价值2亿元的高端艺术瓷!
在一个圆弧形的展示区,一尊莹白如玉的释迦牟尼佛雕像,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大气雍容的神态,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这是创作者以大球泥为原料配方,以台湾佛光山上的释迦牟尼佛为蓝本创作的,我们采用了福建德化的瓷雕工艺,再完美结合醴陵釉下五彩的高温烧制工艺,工艺精湛,很具收藏价值。”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藤召华告诉记者。
大球泥,来自雪峰山上经亿万年地质变化蕴积而成的矿物“精灵”,上世纪50年代烧制“毛瓷”时所用基础配方,能让瓷质更洁白,硬度也更大,成为众多陶瓷艺术创作大师们热捧的制瓷原料。只是随着这种原料的日益稀有,能与其结缘,也成了一种待遇。
“我们现在一年的原料使用量只有五六百公斤,选择创作人员非常严格。”藤召华说。但对于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他们来者不拒,在此次瓷博会上,就已有来自山东、江西、湖南的6位“国大师”主动与他们联系,达成创作意向。
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平时难得一见,此次瓷博会上,却时时闪现他们的身影。不妨来到中国陶瓷大师联盟作品展区,保准能与他们偶遇。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山东的刻瓷、河南禹州的钧瓷、江苏宜兴的低温彩陶、山西的黑陶……这些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经由国家级陶瓷大师的创作演绎,更彰显其绝美工艺。在中国陶瓷大师联盟作品展区,记者看到,100多件大师级作品济济一堂,美轮美奂,很多人屏息静气,沉醉在艺术的盛宴里。
中国陶瓷大师联盟常务副主席罗小平告诉记者,成立于2013年的中国陶瓷大师联盟,此次推出中国陶瓷大师联盟作品展,尚属首次。此次参展的40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里,来自湖南的就有10余位。
“大师们的作品,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引领陶瓷界的创作潮流,不参评,只参展,给众多的陶瓷艺术创作者们提供一个学习、参观的场所。”罗小平说,这些大师当中,有四分之一将是此次设计创新评比大赛的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