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朴的紫砂人物,形神毕现,配以精心选择、造型合拍的古木底座,每一件艺术品都自然天成,云淡风轻中暗藏千言万语,叫人反复揣摩品味,愈显真淳。
这是德化陶知然艺术研究所一景。走进工艺美术师张明贵和赖开鑫的陶知然,仿佛能听见陶土最自然本色的倾诉。
张明贵,1977年出生在德化县南埕镇,毕业于德化职业技术学校陶瓷雕塑专业,1998年至1999年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进修班学习,1999年至2004年被德化陶瓷学院聘为雕塑教师。赖开鑫的履历和张明贵很相似,他1979年出生在德化县汤头乡,先后毕业于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和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专业,也曾在陶瓷学院担任雕塑教师。尽管赖开鑫和张明贵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离开了德化陶瓷学院,但是他们的教学生涯却获得了大量锤炼陶瓷雕塑技艺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主张。

2001年,赖开鑫到厦门从事雕塑设计工作,2008年回到了德化,他在重拾德化传统瓷雕的同时也开始了紫砂艺术瓷的尝试。而离开教师岗位的张明贵从事过许多种工作,却始终不曾放弃他所热爱的瓷雕。张明贵的身边,除了他的哥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张南章教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胜等很多各擅其长的艺术导师之外,还有像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颜松柳、陈明良、郑雄彭等一帮艺有所成的同学,自然得到了倾心的指导和深刻的影响。

2013年,张明贵和赖开鑫重逢了。他们互相赏识对方做事积极,做人真诚等优点,当即决定合作,开启新的创业旅程。他们成立了德化县陶知然艺术研究所,张明贵任所长,赖开鑫任艺术总监,专门从事紫砂艺术瓷的创作。

“陶知然”,恰如其名,他们的作品追求陶土的天然古朴。在以“白”见长的瓷都德化,他们的艺术风格显然独特。但他们并没有摒弃德化传统瓷雕的正宗技法,反而是加以继承运用,再融汇了现代的审美追求,将创作的思考和视角伸向了文化史上引起他们共鸣的人物与故事,凭借着两人的技艺发挥和再创造,在独具魅力的紫砂人物形象塑造中,呈现出鲜明的人文内涵。

以人物面相造型见长的雕塑家,能将人物塑造得细腻生动、别具神韵,张明贵和赖开鑫以一组组充满泥土芬芳的陶艺作品《悟禅》系列、《耍拳》《小沙弥》等,引起雕塑、陶艺界的瞩目,获得上海、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工艺美术金奖等诸多奖项。

很大程度上,艺术是创造者人格的体现,获得业界认可之后依然从容淡定,便足见艺术家阔大的胸襟情怀。《弘一法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这一涵养,又体现了一个手艺人在长期治学之后内在升华的儒雅品格。弘一法师,坐姿,笑容微露,凝韵传神,双手交结,再现了法师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超然尘外的内心世界。张明贵说,在创作《弘一法师》时,他们写意与精细结合,面部神态尽量精雕细刻,而身躯服饰采用相对抽象、洗练的形式语言,更好地诠释了弘一法师悲天悯人的情怀。

形象质朴传神、情感真诚细腻,这在《悟禅》系列的各种达摩形态的塑造上也可见一斑。每一尊达摩张弛不一,以简练概括的手法和写意精神塑造出达摩遗世高蹈、面壁十年、执着传道等精神,给人以圆润、饱满的形态生命感。
谈及下一步的创作,张明贵表示,德化的白瓷观音名扬中外,而紫砂这种材质粗中有细,细中有粗,他们准备利用这种材质特点尝试创作观音,禅佛结合,实现多元化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