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国家战略,正在逐步付诸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互利共赢为基础,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新兴合作伙伴关系。
看了上面这段官话,你也许很难把“一带一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但是,德国下萨克森州汉诺威孔子学院日前在西北沿海东弗里斯兰参与组织的一场活动,却让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东弗里斯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在德国属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离中国十分遥远。然而,有趣的是,这里的人们却偏爱喝茶。因为好茶,这里的民间,留存着大量作为茶具的中国明清瓷器。
茶和瓷器,这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最实实在在的“历史符号”。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来的茶和瓷器,因东弗里斯兰靠近荷兰这一地缘关系,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培养了当地一条茶叶工贸和茶具生产的产业链。整整400年的时间,茶文化和茶经济,成了当地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400年的历史印记,也许太过久远,抑或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引起当地人追本溯源的兴趣。直到汉诺威孔院的到来,才让这里的人们如梦初醒。几年的筹办,加上机缘巧合,诺尔顿的茶博物馆、埃姆登东弗里斯兰博物馆的“中国制造”瓷器和茶文化展、里尔家乡博物馆的家乡生活展与埃姆登首届中德茶研讨会交集在一起,三个小城市摆起60多公里长的一字长蛇,在沉静的东弗里斯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400年变得日渐遥远的中国,瞬间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会否再次改变当地人的生活?
没有振聋发聩的口号,但可以看得出,“中国风”带来的“风级”并不低。11日举行的茶研讨会,原计划在博物馆举行,以更好配合瓷器展,但因报名参加的人实在太多,只好临时改换会场,换到老教堂。4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场内几百名听众,其中大部分为白发苍苍的老者,聚精会神,认真听讲,直到散会才缓缓离去。会场介绍的中国,会场出现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全新的“中国”的概念,冲击着他们的感官和记忆,而且完全可以相信,在短时间内,不会那么容易被遗忘。
临别之前,组织双方交流最多的,是下次什么时候见面,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德方的最大愿望,是尽快去中国。除了实地体会茶文化,自然免不了也要了解茶叶和瓷器生产。初步接触建立的“互信”,是否已经成为下一步“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基础?一种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也许就此萌芽?
一个小小的茶研讨会、一个以私人收藏品为主的中国外销瓷展,没有一位组织者和报告人把它和国家战略挂钩,但是,它不正是最自然的一次“一带一路”的民间体验吗?这种貌似漫不经心的实践,这种浸透生活深入人心的滴水成涓水到渠成,也许正是推动“一带一路”的最好渠道。
不得不为汉诺威孔院点赞。赞在选对了题目、赞在找对了伙伴、赞在组织的精心,更赞现场的无障碍沟通。有桥如此,“一带一路”必定畅行无阻。人人为桥,“一带一路”必定迅速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