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景德镇的先人们能把陶瓷做到极致,让他人“高山仰止”,离不开的一种首要精神便是吃苦耐劳精神。
陶瓷制作是一个精细而繁杂的过程,过手七十二道工序“方可成器”。在没有机械化生产的时代,没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实干加巧干的精神,想把陶瓷做得完美、做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难以想象的。历史上,景德镇瓷业能从点状分散布局,到市区集中生产,再到放射状扩散;能从“官民竞市”,到国营瓷厂,再到今天混合制陶瓷企业并存发展的演变;能从单一手工制瓷,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再到新兴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在于无数景德镇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锐意进取、苦干巧干;在一心一意谋求陶瓷发展的历程中,坚定不移、执着创业。
景德镇市国营陶瓷企业面临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转轨,大型企业纷纷解体,数万工人下岗待业。面对艰难的局面,景德镇人越发凸显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昂扬锐气,始终坚守岗位,挑起发展重任。不仅重建了以创意陶瓷为特色,日用、艺术陶瓷为主体,高技术陶瓷为核心,建筑、卫浴陶瓷为补充的大陶瓷产业格局,而且实现了从“草鞋码头”到文明都市的嬗变,同样也离不开骨子里的那种吃苦耐劳精神。
吃苦耐劳精神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实干精神。蓝图再美、思路再好,没有实干精神做依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吃苦耐劳精神,实际上表明的是对事业的一种态度。所以我们要向先人们那样,“积跬步以致千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事干好。
当前,我们面临着“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全体瓷都人把吃苦耐劳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奉献,在保护、利用文化遗存上下功夫,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上思良策。要着力改变“庸懒散”的作风,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把个人力量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城市发展的“滚滚洪流”,书写无愧于时代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