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德化艺术瓷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雕工精巧、品质优异、历来名驰中外,是我国艺术瓷苑中的一朵金花。

明 何朝宗 达摩立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德化艺术瓷塑源远流长。据考查,自东汉以后,佛教在我国逐渐兴起,唐、宋二代,德化的佛教就很兴盛。全县已有九庙五十五寺,神仙佛像等宗教艺术引起了瓷工的兴趣,当时的民间雕塑匠师,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塑性良好的瓷土进行仿制,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逐步摸清了瓷塑的烧制规律,生产出不少可贵的瓷塑艺术品。元朝时期,德化瓷塑佛像就很盛行,这一别致的的瓷塑艺术,得到元朝皇帝的欣赏,选为宫廷的御玩贡品。发展至明朝,已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形成了自己的技法和风格,在我国瓷塑艺苑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珍视,成为当时国际瓷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 何朝宗 自在观音 厦门南普陀寺藏
明朝嘉靖、万历(1522—1578)年间,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有一位著名的民间雕塑艺人何朝宗,擅长雕塑神仙佛像,尤以观音、如来、达摩、罗汉见称。不但工于瓷塑,而且精于泥塑木雕,是一位具有多种雕塑技艺的民间艺人。他创作的瓷观音仪态宛然,栩栩如生,脸容秀丽,端庄慈祥,令人一见生敬,使人产生欲仙之感。堪称工绝一时。何氏的优秀瓷塑作品,历来被国内外藏家视为瓷珍瑰宝,除英、法、美、日及东南亚少数国家博物馆有何作瓷塑藏品外,国内各地博物馆亦有少数珍藏,民间也有一些传世品流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瓷观音、达摩和上海、南京等博物馆的何作瓷塑品都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泉州市海外交通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渡海瓷观音,相传原系清朝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宰相李光地(福建省安溪县人)的,后来其子孙卖给一个财主,几经辗转流落至民间一位识宝者手中,并秘藏至新中国建立后才献给国家。德化县浔中公社高蔡大队也有一尊造型奇巧、精美隽秀的何作坐岩瓷观音,世代乡民当神灵供奉秘藏至今。
何朝宗在其故乡的后所窑场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秀技法。为德化瓷塑获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 何朝宗 坐岩自在观音 (图片来源:雲同半舍的博客)
明、清以来,德化瓷塑名手辈出,张寿山、林朝景、陈伟、邓想、许容、苏学金、许友义、许友观、许友甄、游长子等等都是驰名的艺人,他们不仅精于瓷塑,还兼有石刻、木雕、泥塑多项精湛的技能。在明代以来的几家著名瓷塑艺人中,也们也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和技法见长。何朝宗线条洗练流畅、深刻锐利,形苦流水行云;陈伟则圆润柔和、清秀洒脱,有如蜡凝脂聚;许容追求工整均称、善加珠饰、工求华丽;苏学金善于捏塑,好作瓷花,工雕仕女。诸家虽各有所长,但都着力于脸部神情的细致刻画和整体造型及衣纹处理的讲究,形成了德化瓷塑造型精巧美观、人物形神兼备、衣纹深秀洗练、线条潇洒流畅和精雕细刻、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与揉合石刻、木雕、泥塑艺术为一体的技法。

明代 何朝宗葫芦款 弥勒坐像 高18厘米(图片来源:雲同半舍的博客)
德化瓷塑的传统题材十分丰富。宋、明时期,由于宗教艺术的影响,大都以佛教的如来、观音、弥勒、罗汉、达摩、祖师和道教的王母、帝君、八仙、麻姑、寿星等等神仙佛像为主要题材。明、清以来,取材范围不断广泛,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牛郎织女、吹箫引凤、哪吒闹海、盗取仙草、七女下凡以及历史名人、各种动物和花鸟、盆景,取材之广、品种之多、枚不胜举。单一项瓷观音就有七十二样不同姿态造型,大小规格二百余种之巨。组雕以十八罗汉朝观音、善才龙女拜观音为稀贵,单雕则十八手观音、立莲观音、坐岩观音、披坐观音最著名、瓷观音实际上自明朝以来已成为德化瓷塑著名的传统代表产品。

明代 何朝宗葫芦款 披坐观音 高25.5厘米(图片来源:雲同半舍的博客)
独具特色的德化瓷塑艺术品,自远销以来,在国内外的瓷坛艺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很高的声誉。日本的上田恭辅先生在其所著的《支那陶器时代的研究》一书中说:“德化窑在明朝时代的产品白釉瓷,确实是白瓷中的白眉、甚至胜于白玉。……德化白瓷的艺术性瓷塑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技巧。……雕塑方面有观音、关羽、达摩、布袋、西王母、罗汉及狮子等等,特别是观音竖像最为出色”。“从大约十六世纪起……介绍到欧洲以后,……立刻做为中国的白瓷而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

明 何朝宗葫芦款 持经观音 美国私人收藏
维之在《可夸的德化窑》盛赞:“德化窑白瓷在世界陶瓷中占了特殊的地位,欧洲陶瓷专家要人仿作而不可能,他们称她为‘中国白’,称为世界上最精良的瓷器。”

明 观音立像 高42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备注:本篇文字内容节选自王冠英《福建德化艺术瓷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