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陶瓷雕塑行业30多年来,他努力探索水、土、火融合的真谛,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敢于挑战、勇于探索。他就是近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省工艺美术大师、博古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赖礼同。

赖礼同1984年开始从事陶瓷雕塑设计,经过30余年的苦心钻研和勤学苦练,如今的他,已经从当初的学徒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师。虽然在瓷塑艺术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担赖礼同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对着陶瓷作品精雕细刻、不断修改、反复琢磨……赖礼同说,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品的创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学、苦练。
【同期声:赖礼同: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一般都是超量完成,有时候做到深夜两三点,(学技艺)这种都要非常勤奋…自己头脑想的,眼睛看到的,如果你没有去练,手就不听使唤,也没办法(学会)。】
正是凭着这种勤学、苦练和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多年来,赖礼同倾注了大量心血,创作出不少陶瓷精品力作,作品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50多项,其中金奖就达25项。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师傅许兴泽联袂打造的县文庙孔子瓷雕塑像,高2.219米,作品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全球整体烧制最高瓷雕塑像,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次漫长的创作历程,如今也成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一笔重要财富。

【同期声:赖礼同:我们德化瓷最难就难在哪里,就是我们坯体是2.7米多,它烧出来要收缩20%左右…当时那一尊也是历经了3年左右,不断试验,挑战极限,有时候就是几个晚上都没合眼,从泥土配方到烧成,只要差一点点,它就没办法烧成。】
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礼同在不断进行瓷塑创作的同时,还把传授技艺当成了自己的另一项工作。他以工作室为依托,口传身授,认真指导徒弟对瓷塑作品的线条、动作、神韵等进行精心揣摩、精雕细刻。多年来,赖礼同培养了徒弟300多名,不少徒弟如今已成长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

【同期声:赖礼同徒弟:黄其凡:师傅他平时教我们要扎扎实实,就是说要苦练、勤学,最主要还是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