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丝路·古瓷寻踪》陶瓷展
2015年5月14日,一场关于海捞瓷的盛宴即将在深圳第十一届文化博览会期间举行。由深圳1979文化生活新领域举办的《碧海丝路·古瓷寻踪》古代海上丝路陶瓷展必将引起收藏界关注。
此次展出的一百多件从唐朝到清朝的历代古瓷,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海底十几艘古沉船上,是第一次公开展览。如此具有朝代连贯性﹑窑口多样性﹑品种典型性的海捞瓷展极为少见,不失为一次学习研究中国历代外销瓷的好机会。
19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里希特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提出,把古代从东方向遥远的西方输送丝绸的通路称为“丝绸之路”,此名词逐渐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宋朝,景德镇窑青白釉印仰莲纹瓶(现藏博大东方艺术馆)
陆路是中西往来的最古老的通道,其主要工具是马和骆驼,以长安或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连接中亚﹑西亚,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丝路上最早的传统外销产品是丝绸和黄金,随着另外一种产品“陶瓷”的热销,航海技术也发展起来以后,促生了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 瓷器易碎体积大,改用水运既平稳安全,又容量大,运费低廉,一艘200吨载重的帆船就相当于一支数百头骆驼组成的商旅运输量总和。
元朝,德化窑白釉印花三系罐(现藏博大东方艺术馆)
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秦汉之间,发展于三国至唐朝,繁荣于宋元,转变于明清时期。在近2000多年的历史中,这条从中国出发,经过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非洲大陆﹑与欧洲的漫长海路上,留下了许多东西方交流活动的印记。通过这些历代沉船上的古陶瓷,再现了从生产——贸易——消费的过程。这些陶瓷蕴涵着大量当时的社会信息,因而成为研究中国贸易史﹑陶瓷史﹑宗教史﹑航运史及中外艺术史等的重要物证,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元朝,青花缠枝菊纹双系罐(现藏博大东方艺术馆)
每个不同的朝代,由于其历史﹑人文﹑宗教等背景不同,导致外销瓷器的品种﹑造型都不太一样。例如唐以前由于生产陶瓷的工艺尚不成熟,因此外销的产品以陶为主,而且量很少,不具规模。唐朝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已普遍使用轮制,加上匣钵的采用,陶瓷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升,这些精美的瓷器开始有规模地出口,以越窑和长沙窑制品为主。宋朝是我国制瓷业的高峰期,此时外销的瓷器,除五大名窑外,其它窑口的产品都有,可谓百花齐放,加上造船业的发展,海上丝路开始繁荣昌盛。元代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且增多了一个令后人津津乐道的品种---元青花,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自此瓷器的流行逐渐从单色釉转为花瓷。
明朝,青花缠枝莲纹盖罐(现藏博大东方艺术馆)
明朝开始,政府对海上丝路的政策从开放的态度变成封闭,限制民间参与海外贸易。明早郑和七下西洋其实是代表官方的朝贡贸易,以彰显国力为主要目的,船队所运的瓷器以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窑青瓷为主。郑和以后,明王朝彻底关上了对外的大门。直到明晚期欧洲人的东进,才重新恢复海外贸易。由于此时政府对国内海商的限制很多,导致海上的控制权逐步交到了欧洲殖民者手上。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为首的几大集团控制了清朝的陶瓷贸易,出口的品种以青花瓷,德化窑白瓷,粉彩瓷,广彩瓷等为主,数千万件瓷器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划上了句号,从此海上贸易之路变成海上殖民侵略的炮舰之路。
纵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国的海洋政策大致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从汉朝到元朝结束,此时政府基本上采取开放的态度,鼓励民间海外贸易,无论出口和进口都是积极开放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逐渐兴盛繁荣,随之给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带来正面影响。第二阶段是明清时期,其基本海洋政策是日趋保守,闭关锁国,只陶醉在天朝上国的幻觉中,无视外族的扩张野心。统治者为了保障其皇权安稳,甚至打压造船技术,商业活动等。在这限制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最后为西方势力让出了整个中国海。
清早期,青花绶带葫芦纹折沿盆(现藏博大东方艺术馆)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自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古今中外历史证明:海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凡是向海洋大力发展的国家,国势便迅速走强。从古代中国历史来看也一样,开放海洋的朝代往往繁荣兴盛,闭关锁国的朝代则走向衰退。
海上之路,是经济之路也是战略之路。当今,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一带一路”重塑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持续发展,此举是极具前瞻性的。此时此刻,回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曲折历程,借古鉴今,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