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的收藏中,最名贵的就是这个越窑瓷,拿显微镜仔细看,会发现瓷器表面的气泡,这是柴窑烧制才有的特征。

他用巧手把部分瓷器改装成精致灯具。

吹釉,是他最擅长的绝活。

一些破损的陶瓷,通过自己加工能使它们重获新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建新和瓷器结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瓷器收藏之路。四年来,他跑遍了我省所有市县,收集到了千余件陶瓷器和各类古玩摆设,把自己小小的店面填充得满满当当。走进他位于省城苏圃路的家,犹如进入了一个家庭博物馆:这个是宋代的胭脂盒,那个是清代的蒜头壶。跟着省内的大师们边看边学,如今他也能鉴定瓷器了,拿着显微镜看看瓷器表面就能判定是不是传统的柴窑烧制。除了做些简单的陶器,他还尝试自创立体陶瓷山水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瓷痴”。
文/图 许南平 实习生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