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器成景,厚德立镇”,千百年来,一种产业,凝结人的时间与心血,经历辉煌与风雨,承载一座城市的命脉与灵魂,景德镇,可以说,是一座将精耕细作的传承精神与人的生命温度融合到极致的艺术之都。
在这里,自古就有着“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佳话,景德镇陶瓷精湛的工艺与渗透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的人文精神,使得其为世人瞩目。在这里,有一种东西,始终生生不息,即人的求艺志趣与探索欲望,正是这些,赋予它生命的血脉与骨骼,赋予它永不枯竭的源流。
这一点,是景德镇引人入胜之所在,毋庸置疑。
但如今的景德镇已不仅仅是那个夜以继日匍匐于工艺领域钻研的“匠人形象”,随着一代代有着学院背景与鲜明的当代审美观念的新生力量加入到陶瓷艺术领域的探索,陶瓷渐渐被赋予另一层含义,是一种融入了人的思想与性灵的表达之绘画语言的艺术载体。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外来艺术家,将全新的创作理念与绘画精神渗入到陶瓷艺术创作中,陶瓷的血液亦随之被更新。

数日前,与外来艺术家魏忠峰老师谈话间,亦说到了这个问题。来景的几年,他一直从事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并致力于推广“釉画”理念。他认为,既然在景德镇,首先避谈工艺,而仅言绘画,是不植根于现实土壤的表现。但是一味让所有人一股脑只钻进工艺的探索,同样不切实际。他说得甚是形象,景德镇需要两条腿走路,应该让精于工艺的人在传承上尽其所能,而让长于绘画的人在掌握工艺基础上,尽可能以工艺辅助瓷上绘画语言的探索,就像纸本绘画有它自身的绘画语言,陶瓷艺术的创作,绝不仅是工艺的独角戏,所有艺术形态,终极目标,都在回归于人自身思想的诉求,因而探索陶瓷自身的绘画语言,工艺也是作为一种手段存在,被囊括于瓷的独有性格与语言中。
但这两者的平衡,在魏忠峰看来,都不需刻意为之,也刻意不了。就像作为外来艺术家的他,在创作中,为追求理想的绘画境地,自然而然要去掌握陶瓷的工艺,只不过,陶瓷工艺与陶瓷绘画,就像两个集合,前者在如今追求艺术表达的人看来已然成为后者的子集,工艺最终服务于绘画表达,而这也并不妨碍工艺的传承。

魏忠峰认为,实际上,景德镇的陶瓷真正进入艺术层面,恰恰需要更多的人植入更广义的审美观念的引领,需要秉承绘画精神与工艺相结合的探讨,打破传统观念中人们对陶瓷仅作为工艺品的认识偏见。陶瓷,其实是一个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的载体,把中西方绘画理念引入陶瓷艺术创作,将会激活陶瓷的深层魅力与灵魂,更进一步则是建立陶瓷绘画语言的理论体系,进入学术研究的舞台。
近来,魏忠峰的创作逐渐涉足到现代陶艺领域,陶瓷的材料语言对他对所有人其实是探索不尽的,魅力无穷。面对千百年来沉淀传承下来的技艺浩海,人们的探索只能是在有涯之生尽其所能,在尽其所能之中,尽其所好,才能把“术业有专攻”这样的“攻”做到自我的极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