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讲述古诗中的瓷文化,品悟古瓷中的诗韵美

发布:2015-5-26 17:24:04  来源: 搜狐网 [字体: ]

    

  打开一本诗集或词集,就仿佛走进了一座瓷器馆,优雅、高贵的瓷器穿越时空,静静地展示它们的美。瓷器带着岁月的味道,什么都不能掩饰它们的光辉。诗词无论典雅,活泼,庄重,灵动,都动人心弦;无论长短,都精致细腻。只有中国,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才能造就这样伟大的美的融合。
  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讲究押运,讲究形、音、意的完整统一;瓷器讲究形态,讲究对称,讲究形态、花纹、色彩的和谐。
  瓷器讲究用料,上好的泥料是千百年地质变迁、土质沉积的结果,有了好料,想做什么,信手拈来,再细细的塑形,上彩,描花,精打细磨,直至烧成出窑。诗词也是文化沉积的结果,中华那博大精深的汉字,每一字都是一首好诗词的精炼之“料”,而后再经反复推敲凝练,方可成就千古绝句。

  

  诗和瓷都讲究韵味,火侯不足,意犹未尽;火候太过,犹显不及。只有炼成“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才是最佳状态。诗和瓷的灵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处,仿佛无意之间,却又浑然天成。
  二者都是中国人的哲学,无论长短大小,悲喜情仇,都不能失分寸、坏方圆。一首诗看来几十个字平淡无奇,意味却一延千里,像中国的象棋,尺寸之间的棋盘,承载着金戈铁马,平淡间,是杀气腾腾,气象万千;一个瓷器,看起来美观大方、样貌端庄,内涵中却透露着更多的深意,如象征中国精神文化的历史故事图,又如颜色、用料所代表的等级意味。

      

  单从产生始末就能看出古诗词与瓷器是多么的如出一辙,更有佳者,是发现其共同之处,于是索性将其统一,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咏颂瓷之精美的绝妙诗句,将这种浑然天成之形式巧妙地融合,将这种艺术之美推向极致。
  “何年碧像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明代陈凤鸣的这首诗就是用来赞美德化窑瓷器的赞美;“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清代龚轼的这首诗则描写青花瓷制作之玄妙。类此种种不胜枚举。还有将诗写于瓷器之上,寓诗于釉色之中的佳作,也是二者艺术融合的形式之一。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