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产区>>|
国宝之路:从18元到40亿

发布:2015-6-2 15:45:26  来源: 盛世收藏网 [字体: ]

  扬州双博馆有一间国宝馆,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虽然被透明的玻璃外罩保护着,梅瓶在灯光照射下还是闪烁着华丽的光芒。那瓶身通透的蓝色传递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特质,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它的背后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无价之宝当年只卖了18元。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能够保存得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埋没民间:开价16元,18元成交

  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国宝本是他家祖传之物。1976年地震震情紧张,因担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朱立恒瞒着妈妈和哥哥来到文物商店,当时收购人粗略验瓶后开价16元,最后以18元成交。

  这个梅瓶传到他这一辈应当已是第六代,传说他的祖上几代都曾在朝廷做官,从宫中得到梅瓶后一直视其为家传之宝,每年只在年三十晚上才将梅瓶的画像挂在屋内瞻仰,事后又匆匆收封。他清楚记得,1945年他家住江都时,曾有人以18石米作为交换向他母亲收购梅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还是被他的母亲拒绝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母亲为保护梅瓶不被抢夺破坏,还用黑墨汁把瓶上的白龙纹遮蔽起来,用棉布包裹着藏于床下。

  冷落:被误定为清代瓷器

  由于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所以误定此瓶为清代瓷器,于是长期置于店内并未给予重视。一次,上海市外贸公司的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蓝釉白龙纹梅瓶,沈先生对梅瓶的时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到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引起扬州文物商店及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

  1978年在北京举行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时,扬州的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首次亮相,引发了国内众多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价格购得了这只宝瓶。

  辉煌:从3000元飙升至3.4亿、40亿元

  扬州博物馆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鉴定,一致确定此瓶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好多人谈论的是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当初转让得如此廉价,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亏大了。记者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心中对朱立恒先生充满敬意。对他个人和家庭而言,经济上是亏的,但他将一只最完整的国宝留在了扬州,成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如果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出手,经济上完全可以多加几个零,但也许就不会陈列在扬州,也许就没有这么完整。

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而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更是稀有。

出了全球十几件整器之外,几十年来只出土了非常少的残片,因而弥足珍贵!

  梅瓶孪生兄弟 有多少?

  3件说

  扬州博物馆网站资料:据冯先铭先生说,国内外保存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仅见三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北京颐和园管理处,而唯见扬州博物馆的这件梅瓶比前两件梅瓶高出约十厘米。这是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的我国稀少文物。中外古陶瓷研究者、专家、学者凡来扬州无不欲一睹为快,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

  北京和巴黎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都有瑕疵,北京的瓶身有裂痕,巴黎的龙头部分烧制时就有瑕疵,只有扬州的这一件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的稀少国宝。

  5件说

  程美东在2006年11月2日的《人民政协报》撰文《蓝白相映写新篇———我所见过的一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文中说,元代景德镇烧制的蓝釉白花瓷器中,尤以蓝釉白龙纹梅瓶最为珍贵。这种梅瓶据已公布的共有五件,其中以江苏省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为最大,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4厘米。另外四件,一件藏于颐和园,已有破损;一件早年流往国外,现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于2000年,由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出,属谁家之手不详;还有一件前几年在上海《新民晚报》介绍刊登过,被张宝权先生所收藏。

  6件说

  2010年8月18日,《长江商报》刊发了《蓝釉白龙纹梅瓶现江城?》一文,武汉收藏家联谊会古玩专委会主任吴兴平在武汉一收藏品市场购买了这件“黑釉青花白龙梅瓶”。这件梅瓶比扬州博物馆的梅瓶略大,可惜的是底部断裂了一截,瓶身也是碎裂后粘合而成。如果算上这件,此类梅瓶就有6件了。

  追问 为什么这么珍贵?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之美,在于其生活美、艺术美和技术美。

  艺术美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典型的元代梅瓶样式。从造型上看,它将丰肩修腹的弧线斜收至胫部时,又以弧线外撇至底边。这样的梅瓶肩部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整体感觉修长美丽,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梅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工匠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着美,这种比例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器型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梅瓶瓶身之上描绘有神龙出水、驭云而行的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艳丽,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器身通体施钴蓝釉,釉面可见橘皮纹,釉色纯净明亮,晶莹通透,釉质肥厚莹润,匀净幽雅,闪耀着如蓝宝石般的色泽,光可鉴人,精美异常。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这件梅瓶上所刻划的龙纹,具有元代龙纹的典型特征,龙首小并微微上仰,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头,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蓝釉点饰的龙眼,怒目穹张,炯炯有神,在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颈曲折细长,一绺长鬃翻飞舞动。

  生活美

  梅瓶出现于宋代,初名经瓶,后在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中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此后约定俗成,便将这种小口、丰肩的瓷瓶称为梅瓶。随着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明清时期逐渐把梅瓶作为一种陈设瓷,有时也作花瓶用。至今,景德镇烧制的各式梅瓶,作为大众家居陈设品,仍不失为装点美化生活、平添生活情趣的常用艺术品。

  技术美

  霁蓝器是元代出现的新品种。霁蓝釉是一种添加了钴土矿料的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温度下一次烧成。据文献记载,当时霁蓝器的废品率较高。烧制这种产品的时候,窑炉中必须是还原气氛,且窑温要控制得当。温度低了,釉色发黑,温度稍高就会出现流釉现象。烧制如此完美的大件梅瓶,需将瓷坯置于最好的窑位,烧造优质的产品不仅需要成熟的技术,也需要很好的运气。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代表了元代景德镇同类器物烧造的最高水准,令人惊叹。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