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宁钢:得窑火之幻化 绘心灵之瓷语

发布:2015-6-6 8:45:20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字体: ]

  ⊙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陶瓷收藏一直是上海艺术界最重要的收藏门类。近10年来,以刘益谦为代表的上海藏家不仅在古代官窑陶瓷收藏上多次引发业界关注,众多上海艺术机构也积极投身于现代陶瓷艺术的收藏中。因此,以中国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机构和上海互动频繁。

  今年,景德镇陶瓷学院将其年度最重要的展览——“瓷语——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年度展”搬到了上海,包括在中国现当代陶瓷界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宁钢,以及中生代实力派陶瓷艺术家曹春生、冯奇星、何芹、胡珺等都将亮相。而上海众多的现当代陶瓷艺术家以及藏家也将云集上海大韵堂艺术馆。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教授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参展。如今的中国乃至国际瓷坛,宁钢都被业界看为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官窑派”,然而他的作品堪称景德镇艺术家中“继往开来”新老技法结合最好的。宁钢,在其50多年的人生岁月中,陶瓷带给了他哪些改变,他又怎样参与了中国现代陶瓷的发展?面对上证报读者,他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要多搞作品少搞商品

  宁钢1961年出生于瓷都景德镇,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设计专业。在中国唯一一所陶瓷专业学院的学习,尤其是景德镇千年的制瓷艺术传统成就了宁钢的“艺术之梦”,陶瓷学院一毕业,宁钢被分配到位于景德镇市中心区的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在这里从事陶瓷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不过,虽然大学毕业并在省陶研所“天天画瓷”,但他对陶瓷艺术创作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最初几年一直处于被动的工作之中,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努力和选择。1985年,他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主要从事水粉风景画、水粉静物写生以及图案等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此期间,虽然陶瓷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作品不多,但却进一步夯实了他的艺术造型基础,提高了艺术表现力。

  1988年他调入母校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景德镇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主要产区,遍布全市大街小巷的陶瓷工厂和家庭作坊,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实习和创作条件,宁钢也不例外,从1988年开始约三年时间,他在一间私人作坊里,画釉下彩作品,当时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艺术家热衷于“画瓷”,不惜为个体户老板“打工”。

  在这三年时间中,按劳取酬,宁钢不停地在各种陶瓷坯体上“作画”,既画类似于画家高马得的戏剧人物,又画各种花鸟禽兽鱼虫,大多以中国画或其他装饰画为范本,使其“转译”为陶瓷的装饰画面。这对于宁钢日后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即熟悉陶瓷的材料特性,充分掌握陶瓷工艺的技术关键,又能将自己的艺术构想逐渐在陶瓷本体上展现出来。

  当然,这种“打工”式的画瓷生涯,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而言,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出于“已见”的艺术创作并不多。为此,1992年,宁钢自己建了一个工作室,专门搞设计和创作,既有釉上彩绘的各种装饰花器,又有釉下彩绘的各式花瓶物件。其间,他已逐渐对自己的陶瓷创作之路有了思想准备。1993年,景德镇陶瓷学院著名教授周国桢先生看了宁钢的一批作品,对他说:“要多搞作品少搞商品”。这一提示对于宁钢的触动很大,“搞商品”看起来是赚了点钱,但作为高校教师,不应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应以创作为主。1994年对于宁钢而言似乎具有特殊意义,从这一年开始,他结束了十余年的被动“画瓷”历史而进入了一个自觉创造的新时期。

  师古创新 成就独特风格

  告别了市场经济的“商品瓷”,宁钢正式开始了“纯艺术”的陶艺创作。他最初的艺术创作比较多样,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早期的创作曾尝试以剪纸和京剧脸谱形式,如“剪纸小挂盘”、“蝶舞”、“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喜怒哀乐”、“京剧脸谱”等作品,试图通过民间艺术的形式开辟一条新的陶瓷装饰之路。

  在经历了不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事物之后,他逐渐觉得将民间艺术运用于陶瓷装饰太过传统,开始尝试陶瓷综合装饰,将色釉与釉上彩绘结合,这种装饰形式的运用初步形成了宁钢个人艺术风格的雏形。对综合装饰的运用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一切都是在第一次工序中完成,所以要求就特别严格。没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对陶瓷材料的熟悉是很难做出好的作品的。宁钢一边研究釉色,通过釉色的变化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使作品极富现代气息;一边揣摩传统陶瓷绘画技法,在构图和选题上进行变化,将传统陶瓷绘画进行创新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和日积月累,宁钢的陶艺作品既有传统陶艺的影响,又充满浓郁的现代时尚情调,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工艺技法的精湛,也可以领略到丰富的大自然色彩的变化。他善于将现代审美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充分体现出他法于传统而不囿于传统的特点。从他每一个阶段的作品都可以看出他的创新所在,每一个阶段的作品在把握了自己独特风格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创意和构思。

  与时代接轨是陶瓷出路

  宁钢的早期作品注重形体的塑造,并呈现出一种粗犷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其早期的作品还喜采用“镶器”的造型,构图富有变化,极富立体性。而在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之后,宁钢的陶艺创作进入了一个从形的变化向画面装饰的过渡,将丰富多彩的色釉与釉上彩结合,打破了传统的釉上彩只在白胎上进行彩绘的特点。

  如今,宁钢在对色釉的研究上取得了成功之后,开始追求形、色、绘的完美结合。从他近年来的作品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形态的塑造、色釉的丰富性还是构图的考究都已经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此阶段的作品色彩更加沉稳,大多以金色为主体,以浅浮雕的形式塑造形体,以观音、荷鹤为题材表达出作者追求和谐、祥和生活的愿望。

  “在传统艺术中寻找营养,从现代艺术中寻找出路,只有与时代接轨,陶瓷艺术才有可能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钢说。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