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德化瓷把文明传播到世界

发布:2015-6-6 10:03:45  来源: 祥子收藏 [字体: ]

  “15世纪之前,东南亚的地层都是由中国的瓷片堆成……”这句话形象说明了中国瓷器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不仅在东南亚,在欧洲、非洲,中国瓷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理想的食用容器和高端装饰品,提高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其中,外销瓷的重要代表——包括德化窑系在内的福建窑功不可没。

  福建瓷器不但在亚非地区受欢迎,在欧洲也卓有影响。特别是明清两代,由于产品质量的长足进步,花色品种的日渐增多,福建瓷器在欧洲人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推动了西人传统器皿的变革,瓷器逐渐取代了金银器。中国瓷器盛极一时。

  宋代德化窑发明的伞形支烧窑具,采用约高12厘米,直径8厘米的黏土柱,上托直径约40厘米的泥质圆盘,盘上再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一盘一层往上叠摞,直至窑顶,其状如伞,高度可达2米左右。粉盒、碗碟之类瓷坯就放在圆盘上。古陶瓷研究专家熊海堂在其研究中表示,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日本的铃木已代三在《窑炉》一书中写道,明代德化的阶级窑,由一个个状如馒头的窑室组成,各自成室而又彼此串通——也在明末清初时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到了明代,晋江一带的百姓大批移民菲律宾,带去了家乡的烧瓷技术,大量烧制中国式的陶瓷瓮。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盛赞德化的瓷器:“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1292年,马可·波罗归国时,从福建带回白色瓷器及彩色小瓷瓶等,存于威尼斯市之圣马可宝藏所。于是,又有了把德化外销的瓷器称为“马可·波罗瓷”的说法。当前,欧洲不少皇家陶瓷品牌的历史,还与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不值钱的土,变成值钱甚至昂贵的瓷器,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南海一号”考古发掘工作有关负责人如是评价德化陶瓷业的发展。

  德化陶器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至唐朝时,德化出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德化屈斗宫宋元古窑址是我国宋元时的古外销瓷重要遗址之一,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窑址系独特窑炉类型——“鸡笼窑”,其长度居同时期福建古瓷窑之最,也是我国目前发掘最长的宋元时期窑址。

 

  “德化拥有瓷土、水源、木材、地形等烧制陶瓷的条件,当窑业技术传入那里,就得到发展和成熟,并带动了当地人的就业”,德化制瓷技术的成熟,亦带动了人员的再次迁徙和制瓷技术的传播,“整个福建窑系的发展就得益于这种人员迁徙和技术传播”。因此,外销瓷产业的发展,应该说,亦造福了当地百姓。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