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釉也称一色釉或一道釉,因釉中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在瓷器的坯体上施釉后经窑火烧制,呈现出美丽的色泽,即成单色釉瓷器。

图1.甜白釉暗云龙纹高足碗 明 永乐 永乐“甜白”釉是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入窑烧成后白度很高,给人以“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的甜蜜之感,后世遂以“甜白”的美称命名。

图2.祭红釉盘 明 宣德 红釉瓷器初创于元代,明永乐时日臻成熟。宣德时期的红釉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创新,釉色更加浓重,像红宝石一样瑰丽,被誉为“宝石红”。器物的口部及凸棱部位露出纯净的白釉边线,有如灯草一般,故称“灯草边”或“灯草口”。

图3.孔雀绿釉高足碗 明 宣德 孔雀绿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一种低温颜色釉,它宛如孔雀羽毛般雅丽青翠而得名,又称“法翠”。

图4.黄釉盘 明 弘治 弘治黄釉淡雅纯正,质感好。因其呈色淡而娇艳,釉面肥润莹亮,故有“娇黄”之称。由于这种黄釉瓷器是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所以也称作“浇黄”。
明代单色釉瓷器是在元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烧制工艺日趋成熟,品种也日益增多。据已掌握的实物资料,约有16种:即白釉、红釉、蓝釉、黄釉、酱釉、青釉、仿龙泉釉、影青釉、孔雀蓝釉、孔雀绿釉、青金蓝(洒蓝)、茄皮紫、回青、瓜皮绿、仿哥釉、仿汝釉等。这些色釉瓷器,少数为低温烧成,多数为高温釉。其中著名的品种有永乐“甜白”、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弘治“娇黄”、正德“孔雀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