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嫁他即是嫁瓷”

发布:2015-6-13 15:02:46  来源: 《瓷都德化》 [字体: ]

苏杜村、陈戴茹夫妇在研讨作品创作。(图片由其本人提供)

  人物名片:

  苏杜村,德化县政协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德化县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艺术总监。

  陈戴茹,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

  改革开放后,我县陶瓷产业迅速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不乏家乡人民以及陶瓷爱好者的努力与坚持。苏杜村和陈戴茹,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德化人,在其陶瓷创业道路之上,也显示出独具特色的魅力与坚持。

  创业艰难 永不言弃

  “别看我现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其实我小时候也放过牛,种过田,上山砍过柴。”苏杜村微笑着讲述他的故事。因为出生贫困,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初中毕业后,17岁的苏杜村在父亲苏德兴的建议下,师从三叔苏清河开始学习陶瓷工艺制作,这一学就是六年。

  六年的时光苏杜村并没有白白浪费,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而又漫长,有时搓一串珠子想要尽善尽美都得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完成,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极其珍惜三叔苏清河的教导,认真细心地体会。说到苏清河,他感叹道:“如果没有三叔,就没有现在的我。他对于我的影响包括为人处事和艺术追求等方面都是一辈子。”“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努力才能得到三叔的赞赏,当时三叔会根据我的进步程度给我适当的奖励,有时奖励我10块钱,有时20块钱。也是因为这样的奖励制度,才促使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于是,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的苏杜村,带着从小耳濡目染的艺术天赋,在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产生了对于陶瓷的创作灵感和创业意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真正敢独自出来创业的人尚是少数,那时候我跟从三叔学习6年的工艺之后,就去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继续深造,一年后我回到家乡毅然决定踏上创业道路。”苏杜村回忆道。

  与许多年轻人一样,23岁的苏杜村对其事业充满热情。但万事开头难,对他来说,创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业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当笔者问他,在创业期间有没有遇到最困难的时候,他笑说,创业初期他什么都没有,没有窑也没有多少资金,从产品的打模、雕塑、上釉、装窑、烧炉、出窑以及最后的销售,所有程序都得经过他一人之手。尤其在找不到销路时,他开始出去跑市场,借别人的店面推销自己的产品。还有一次经济上周转不开,年底没办法给员工发工资,是母亲去帮别人打工挣来的2000多元钱,拿去充当员工的工资。苏杜村说到这里,眼光里满是感恩。

  然而,即使创业路途并不平坦,苏杜村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的陶瓷事业。他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爱到底,坚持到底,从一而终。”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以及家人亲戚的支持,他从最开始的小作坊劳作发展到如今的诚毅陶瓷艺术研究所,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夫妇 其利断金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些年,苏杜村的所有成就与妻子陈戴茹的付出和信任是密不可分的。

  妻子陈戴茹原本对陶瓷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有缘在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相识,后来学业结束回到家乡,苏杜村一心想要创业,陈戴茹被他的这股冲劲和精神所吸引,所以跟从他学习雕塑,也因此奠定了两人深厚的感情。

  “嫁他即是嫁瓷。”陈戴茹微笑道。这20年来,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和他所有一切都与陶瓷有关,两人的情感也早与陶瓷融为一体。她对于如何与丈夫相处,如何维持一段美满的婚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是与人相处都会有摩擦,这谁也避免不了,关键是如何去欣赏对方,将对方的优点盖过缺点并且互相包容,做到这些,相处会更加和谐。结婚这么久,我们的分工都是很明确的,他主外,我主内,我们相辅相成,共同扶持。”

  当然,陈戴茹在陶瓷艺术方面也有其建树。笔者采访她时,她正一边雕刻着手中的观音像,一边邀请我们欣赏。据陈戴茹说,这尊模仿何朝宗的观音像,已经是从去年年底创作至今了。因为当今能够真正将何朝宗瓷雕作品的韵味模仿出来的几乎没有几个人,而她想去做这样的尝试,花这么多时间去完成一部作品是需要勇气的,一方面为了达到艺术上的精益求精,一方面也是为了尊重何朝宗瓷塑家。“你看,观音的嘴唇一边稍微有点向上拉了,这样就要重新做了。”她指着观音的嘴唇说道。笔者认真看了一会,才发现嘴角确实是微微上翘,当下真是不得不佩服陈戴茹的细心以及对艺术的执着。

  “像这样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创作的作品还有很多。”陈戴茹带我们走进他们的展览厅。只见这间展厅布置得古香古色,中央有一套木质的茶桌,墙壁则有几幅毛笔字挂画,四周摆放各色各样的陶瓷作品,有观音、弥勒佛、关公……其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尤其吸引我们的眼球。据陈戴茹介绍,这件作品的灵感是源自佛经,将佛经与观音结合尚是一种创新,观音安静地盘坐在石壁之下,而石壁上刻写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使人看了不禁感到虔诚几分。

  除了展览厅里的这些作品以外,夫妻俩人的成就也颇多:如他们创作的白瓷《贵妃醉酒》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牡丹仙子》在2011年第四届中国(南宁)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八仙过海》于2008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簪花仕女》于2011年由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湘云眠芍》于2012年被征集为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

  面对未来 自始至终

  一对陶瓷夫妇因瓷结缘,因缘生情,一起开拓他们的事业,展望他们的未来。而面对这尤为人们羡慕的一切,他们也只是谦虚道:“这只能算是很小的成就,未来还是要多加努力,为陶瓷产业做贡献。”

  “未来怎样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真的很担忧陶瓷产业会在某一天断掉了,”陈戴茹解释道:“改革开放之后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在繁荣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硬伤,如人口老龄化,不但加重了青年人的负担,更是对劳动力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投身陶瓷产业,他们认为这个行业学习周期漫长,并且见效慢,年轻人急功近利,找不到后备人才也给陶瓷产业带来一个新的危机。苏杜村谈及年轻人时,无奈摇摇头。他说,自己的孩子尚且不说,就算孩子们愿意传承他们的心血,那再下一代呢?

  当然,面临这样的挑战,苏杜村和陈戴茹可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希望能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给他们更多的进步空间,充分信任自己的学徒和员工,实行良好的奖励制度。当被问到是否会继续坚持陶瓷事业时,他们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么多年都坚持过来了,即使现在有了一点小的成就还是不能够掉以轻心,虽然不能向年轻时那样血气方刚,充满激情,冲劲十足,但还是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钻研下去,做到少而精,将自己的作品提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他们还说,陶瓷的精髓不在乎你学了多长时间,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去领悟,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人们的心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有其韵味在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