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八仙瓶 40×20cm
《绿色清香》橄榄瓶 40×25cm
釉下绿彩《映日荷花》挂盘
直径100cm
文黄菲菲
黄永平,1958年生于湖南醴陵,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非遗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大师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湖南湘瓷艺术学院副院长,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兼职教授,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学校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高职评委,株洲市核心专家,株洲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醴陵市瓷艺堂有限责任公司艺术总监。
1977年就读醴陵师范学校美术班,1983年入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师从瓷艺家罗景炘先生。曾进修于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作、研究与文化传播,尤其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统工艺和技法研究颇深,对恢复醴陵传统釉下绿彩工艺作出了杰出贡献,釉下绿彩工艺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作品荣获国家级金奖7个、银奖2个,省级金奖2个。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瓷的设计制作任务。2011年赴日本、台湾进行陶瓷文化讲学交流。个人作品专集有《五彩流韵——黄永平陶瓷艺术》、《清新雅韵釉下绿彩瓷》,出版有理论专著《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釉下五彩瓷》,《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系——醴陵卷》编委,《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湖南工艺陶瓷卷》执行主编。
一次上色,瓷泥便有了斑斓的形态。
一次涅槃,瓷泥便有了灵动的生命。
醴陵釉下五彩瓷,因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堪称“世界一绝”。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6月13日,正值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醴陵市瓷艺堂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金奖百年,五彩流韵——黄永平陶瓷艺术作品展”将于2015年6月19日-21日在省群众艺术馆隆重举行,届时黄永平150多件精美之作尽现眼前,给全省人民带来一场“醴陵釉下五彩瓷”精神盛宴。
作为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唯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永平说, “我与瓷有缘,我随瓷长大。在与陶瓷结缘的30余年里,我深感责任重大。”无论是对醴陵釉下五彩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扬,还是对釉下五彩瓷文化的研究与传播,黄永平与其说是一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探索者,更是一名醴陵釉下五彩的文化使者,他把醴陵釉下五彩瓷当做自己的事业,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传承,让釉下绿彩重见天日
湖南醴陵,吴楚古邑,湘东门户,乃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醴陵釉下五彩瓷因其烧制工艺独特,制作精美,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并具有“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的特点,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釉下绿彩瓷作为醴陵传统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不仅有醴陵釉下多彩相同的烧制工艺与精致巧妙的装饰技法,更具有清新雅丽、温润玉洁、恬静素美的艺术特色。民国初期,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彩中独具特色的釉下彩装饰,传统釉下绿彩大多采用进口色料,新中国成立后,醴陵恢复了釉下五彩这一传统工艺,但由于颜料和制瓷工艺的改革,釉下绿彩这一传统装饰艺术逐渐失传断线,这让黄永平感到十分痛心!
为全面继承醴陵釉下五彩传统工艺,挖掘失传断线工艺技术,再现传统釉下绿彩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黄永平经过近十年的潜心研究,通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高温釉下传统绿彩颜料,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同时,用自己研制的绿彩颜料和传统技法创作了一批别开生面的作品,再现釉下绿彩在陶瓷装饰中清新素美的艺术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除了釉下绿彩,黄永平还挽救了釉下刷彩及喷彩工艺。釉下刷彩和釉下喷彩是醴陵釉下五彩重要的传统技法,由于这一技法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以及后来生产工艺技术的改革,这一工艺技法的传承没有形成稳固的技术基础,只有一部分日用瓷用上这一工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醴陵釉下刷彩和喷彩工艺逐渐短线失传。黄永平近几年开始对这一传统工艺进行研究和实践,查阅很多相关历史资料,收藏传统刷彩装饰瓷标本,走访醴陵老艺人,并用传统刷彩和喷彩技法创作了《映日荷花》等杰出的作品,不遗余力地恢复和挽救醴陵釉下五彩传统技艺。
“陶瓷艺术讲究形质俱佳,形显于外,质隐于内;形为枝,质为心。技与心的完美结合,才会有美妙的陶瓷作品产生。”黄永平在陶瓷的表现技法上有着独到的见解。黄永平对陶瓷制作各个工艺环节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擅长书画与篆刻,同时还有较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他巧妙地将诗、书、画、印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釉下五彩传统工艺与技法相结合,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富有现代装饰美感。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金银奖,众多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外国领导人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多次承担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陶瓷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传播,化身釉下彩瓷文化使者
作为釉下五彩的发源地,在醴陵这块铺满艺术元素的土地上,催生出一批批艺术大家,生于斯养于斯的黄永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以“继承釉下彩瓷之先绪,弘扬陶艺文化之流风”为己任,黄永平既是一位勤奋的创作者,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研究者,更是一位学者型的陶瓷艺术家。他不但是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者,也是釉下五彩传统工艺技法的研究者,还是醴陵釉下五彩瓷文化的传播使者。
“如今的醴陵陶瓷行业,并不缺少创作者,而是缺少潜心钻研理论的陶瓷工艺美术师。”作为学者型的陶瓷艺术家,黄永平在大量创作的同时,长期坚持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致力于醴陵陶瓷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经常撰写专业论著。与醴陵陶瓷地理标志保护办公室合编《醴陵釉下五彩瓷技术操作规程》,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中的《湖南工艺陶瓷卷》,将醴陵陶瓷文化系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2013年,黄永平出版个人专著《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醴陵釉下五彩瓷》,标志着醴陵釉下五彩综合性理论书籍实现“零”的突破。
对于黄永平来说,艺术创作之外的文化交流亦十分重要。黄永平不仅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醴陵陶瓷烟花职业学校等多所学校授课讲学,曾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还多次赴日本、台湾进行醴陵釉下五彩瓷交流讲学,立志将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醴陵陶瓷艺术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创新,把釉下五彩瓷艺发扬光大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唯有创新才能使艺术形象具有生命力。
黄永平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将目光投向大自然,从中获取广泛的创作题材,像众多的艺术家一样,他崇尚道法自然、师古不泥,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新材料、新配方、新工艺,力图将釉下五彩瓷做好做精。对“毛瓷”配方的再创造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采用怀化洪江的一种特有高岭土(俗称:大球泥)与其他陶瓷原料配比烧制醴陵釉下五彩瓷。由于其瓷质白度和光泽度高,透明度强,质感温润,受到社会广泛称赞。用这一配方生产的釉下五彩瓷先后成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用瓷,以及首都十大建筑主要接待用瓷和人民大会堂国宴瓷。因而醴陵瓷素有“毛瓷”与“国瓷”之誉。
进入本世纪,随着“大球泥”早已枯竭,其他原料的变异,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更加先进,再用原有“毛瓷”配方生产釉下五彩瓷已经不够现实。
然而,黄永平追求“毛瓷”的卓越品质,探索“大球泥”新的配方和工艺技术的努力一直在坚持,他以一种匠人精神决心把陶瓷做精做好。近几年,黄永平与长沙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珍藏的大球泥原料,根据多年生产实践,配制一种以大球泥为主要原料的高温瓷配方,无论从生产工艺,瓷质外观,理化性能,均达到或超过原有大球泥配方产品效果。
黄永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文化理念经营醴陵釉下彩瓷,不断地在历史的釉光和现实的创新中徜徉和穿梭。
釉下本高洁,质润还静雅;大千瓷世界,探索无边涯。如今已是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黄永平却未曾停下学习的步伐,他虚心跟随中国美术学院胡进曦老师学习花鸟画,同时还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李双阳老师的高级研究班中学习书法,不断吸收新的营养,补充自己的知识。“艺海无涯,学无止境。”这是黄永平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此勉励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刻苦学习、不断攀登。
观展消息:
非遗进万家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醴陵市瓷艺堂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金奖百年·五彩流韵”黄永平陶瓷艺术作品展于2015年6月19日-21日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69号)隆重举行。届时,《湖南日报》读者,凭本则消息观展后可享受以下优惠:
● 观展后可到签到处领取精美陶瓷礼品1份(每日仅限前500名),每人限领1份;
● 观展后可到品鉴区享受精美陶瓷产品4.8折特优;
● 观展中可参与互动。自作作品展方公司将其烧制好后到展方公司长沙办事处成本价领取,联系电话:13874170212;
● 观展中购黄永平“釉下五彩瓷”专著者,可获黄永平售书签字,并有机会获得黄永平书法作品1份(仅限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