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声贵与儿子熊晖讨论技艺 受访者供图
▲《葡萄秋色》瓷板画
◆记者 肖捷
今年是熊声贵先生从艺60周年,现年76岁的他曾是毛主席用瓷和周恩来总理出访用瓷的主要设计者和制作者,是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素以“精湛的技艺、高远的意境和深厚的人生体验”著称于世,代表着醴陵釉下五彩瓷艺的顶尖水平,广受尊敬。
虽然坐着轮椅,行动不便,但他仍旧不能停止对陶瓷艺术的热爱,不能放下手中的画笔。
刻苦求学
在瓷器作坊里泡大的瓷工的孩子
1939年,熊声贵出生在醴陵一个清贫的瓷工之家,当时姜湾一带是醴陵瓷业的云集之地,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坊成了幼年熊声贵与同伴们玩耍的场所,作坊里多姿多彩的瓷器深深吸引了幼时的他。除了刻苦读书,熊声贵最喜欢的莫过于绘画,每次放学后他都会跑到瓷厂,趁大人们休息时,拿笔画瓷。
1956年,通往陶瓷艺术殿堂的橄榄枝伸向17岁的熊声贵,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青花班。因为家境困难,熊声贵挑着两个木箱子去求学,一去就是3年没有回过家。这3年中,在学校那片板栗林下,他不仅获得了系统的美术训练,还吸收了大量的民间陶瓷传统技法。
那时景德镇陶瓷学院刚刚成立,学校请来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施于人、胡献雅等名家来学校任教,还聘请了有“青花大王”之称的王步等很多民间老艺人给学生们授课。80多个老师教80个学生,那时的陶院不仅教师阵容强大,而且教学扎实,当年的同学,现在很多都已成为声名赫赫的陶瓷艺术大师。
在这样的环境里,熊声贵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老师们给予的养分,学习分外刻苦。为了练手,他拿着一块瓷砖土,不断地画,画满了再拿刀刮掉,瓷砖越削越薄,等不能用了再换一块,3年下来他竟生生用掉了五六块。成绩名列前茅的他,很受国画大家胡献雅等老师的赏识,甚至还没毕业就为景德镇的为民瓷厂设计了一套餐具花纸,被为民瓷厂一直延用了二三十年。
醉心钻研
猪圈里也能挑灯夜习
熊声贵说,“我从小就是苦出来的,学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奋斗一辈子,努力一辈子,摸索一辈子,人不老,艺也就不能老到。”
1959年,熊声贵毕业后被分配回位于醴陵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醉心艺术的他白天认真工作,还要参与陶瓷研究所的建设,晚上仍坚持在工作室里继续研究,练字作画,往往要练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肯作罢,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哪怕是在文革期间那段艰难岁月,他依然一门心思扑在陶瓷上,每天晚上在猪圈里挑灯夜习,整理写生稿件,画了数百张花卉白描稿。就这样,他很快就从年轻一辈的艺术陶瓷工作者当中脱颖而出。
作为新中国著名陶瓷学府的早期毕业生,熊声贵意识到现代陶瓷要具备时代性,就必须在颜料的创新上下工夫。这功夫一下就是数十年。记录颜料配方的小册子和色块标本都用了厚厚几大本。通过反复调配,他成功研究出红色、紫色、茶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复合色系,还攻克了釉下纯黑这个难题,因此常有人称其为“调色师”。
他常对儿女们说:“颜料只有在你真正掌握之后你才会用得心应手,你见过一个不熟悉琴谱的人弹琴还能弹出一首好曲子来吗?”
历经60年的研修,熊声贵创造了双钩分水重彩法、点皴法等技法,使釉下五彩陶瓷绘画色彩绚烂、浓墨重彩,极富装饰性。同时,他在传统的釉下分水基础上采用了罩染法、接色法、点水润色法等很多独特的施色技法,使他的工笔重彩作品富丽堂皇,色彩厚重,层次分明,耐人寻味。
创作高峰
三馆瓷、毛瓷、国礼瓷,经典之作层出不穷
叩开了陶瓷艺术大门的熊声贵,更加心无旁鹭,技法也日渐成熟。21岁的熊声贵就为工人体育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等三馆用瓷设计出了著名的青花海棠纹样。
1974年,熊声贵等人接受了为毛主席制作瓷的任务,他设计制作的山茶花纹样的鱼盘、碗以及芙蓉花纹样的牙具盒,山茶梅花纹样的烟盒都被选中。“一天一碗饭,一条武昌鱼”,毛主席最喜欢的武昌鱼每天从武汉用飞机送到北京,再用熊声贵设计制作的鱼盘盛了给毛主席吃。如今,这些珍贵的瓷器都陈设在湖南陶瓷研究所陈列馆和韶山毛主席故居陈列馆内。
熊声贵说,“50岁上下的时候是我的创作高峰期”。 1986年,为了创作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陈设花瓶,他特地跑到有“牡丹之乡”之称的山东菏泽写生,画了一月有余,捕捉了几百张牡丹的美态,才回来下笔。这一对1.20米高的牡丹玉兰天球瓶,从设计稿件到制作完成,他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整件作品构图严谨,色彩厚重典雅,给人以欣欣向荣的美感,堪为醴陵釉下彩绘的经典之作。
1989年萧劲光逝世,他的长子萧永定时任轻工业部副部长,请人给萧劲光画了两块瓷板像,结果都不十分满意。后来,由熊声贵接受了任务,萧永定看着他创作的画像半晌后,才轻声地自言自语:“还是家乡的人民有感情。”
在那个时期,他还创作出了获得首届中国工艺品精品大赛金奖的《幽然瓶》,周恩来、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国礼瓷。
精耕细作
小院里也能烧出传世珍品
当年的湖南陶瓷研究所有一个方形的泉池,水质清澈,池底深邃,自古名墨斗池。熊声贵常到泉池边散步,后来便有了墨斗池人的雅号。此后,他的很多作品上都打上了“墨斗池人”的钤印。
1999年,从省陶瓷研究所退休后的熊声贵,仍然离不开陶瓷。他在自家院子里打造了一个小窑,乐此不疲地开始了独立艺术家的创作生涯。
瓷器是水与火的结晶,特别是釉下彩瓷器,更是要经过1370℃~1400℃的考验。熊声贵画好了一件作品,并不能马上欣赏到它,只能待到出窑后方能一探究竟。他一生中不知创作过多少件作品,但是在这个小小的工作室里,每一次,他仍像等待一个新生儿诞生一样心怀期盼。他的女儿熊云说,“对于我爸爸来说,一件作品能卖出什么价钱,他自己一点也不在意,但是如果没能烧出他满意的结果,总会让他心疼不已。”
因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创新,绝不雷同,熊家小窑一年只出得了20来件作品。“要做值得推敲,能够传世的好作品,”他说,他的一件作品有时会花费半年的时间去创作,而在下手之前,考虑如何构图如何表现用的时间则更多。
很快地,他的作品不断受到各界的关注,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江西景德镇电视台相继为他制作釉下五彩陶瓷艺术专题采访,他的优秀作品被北京嘉德、太平洋等拍卖公司高价拍卖,各地艺术家也常常上门来进行艺术交流。
痴心不改
“如果可以,我想画到死为止”
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熊声贵不幸中风。家人都担心他从此和陶瓷绝缘,但也许是冥冥之中,他对陶瓷的痴爱感动了上苍,虽然日常生活中还要依赖轮椅,但只要他坐在瓷瓶前,眼睛就活了,手就灵便了。
直到今天,年届76岁高龄的熊声贵仍旧每天喜欢边听京剧边画几个小时,“一画起来就不记得痛了,不画就会难过得要死。我身体不好,病痛很多,没有创作作为精神寄托就受不了。”
受他的影响,他的三个子女都钟情于釉下彩绘。他的儿子熊晖更是9岁开始画素描,12岁在瓷胚上作画,在他的指点下成长为功底深厚的青年陶瓷艺术家。熊老对这个“徒弟”别的不管,教学上、做人上却格外严厉,两父子平时除了聊天的主要话题也都是陶瓷。
对人们的赞誉,熊声贵极其淡然,晚年的他唯一不能放下的,只有手中的画笔。“如果可以,我想画到死为止。”熊声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