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市民的购买力不断提升,以及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的助推,越来越多人开始进入收藏品市场,人们的收藏热情空前高涨。但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投资收藏市场时,对藏品的流动性认识不够,忽视了由渠道单一、缺少专业的鉴定人员和估值难统一等原因造成的变现难问题。
实际上,收藏品作为一种理财投资方式,不仅要买得进,也要卖得出,藏家才能从中获益,同时也是藏品价值的一种体现。
变现渠道单一
记者了解到,收藏品变现主要有门店回购、典当拍卖、个人交易和近几年新兴的网络交易等渠道,而我市收藏品变现更偏向门店回购和个人交易的方式。
对于收藏的变现方式,市民李先生颇有感慨,“在我市,还没有形成有规模、专业的收藏市场,想要变现确实不容易,首先不是所有的收藏品店和拍卖行、典当行都会收购收藏品;其次,收藏品只有‘入了眼’才会被收购,如果是典当拍卖还会有一笔鉴定和佣金费用;再者,网上交易虽说是一个办法,但很多人觉得看不到实物,不敢轻易下手。而个人交易则可免去很多繁琐程序,变现最快。”李先生表示,目前对于收藏品变现,更中意个人交易的方式。
缺少专业的鉴定人员
记者咨询了多家收藏品店和拍卖行、典当行,发现确实像李先生所说的那样,仅有个别公司开展了收藏品融*业务。记者在与典当行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发现,融*过程中最突出的难题就是缺乏专业的鉴定人员。
“因为我们这里现在没有能给收藏品做评估的专业人员,所以暂时不提供收藏品质押融*业务。”我市一家典当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市收藏品质押融*市场还不完善,其所在公司不仅之前没有收藏品质押融*业务,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开展该项业务的意向。
其实不仅是在我市,全国典当行业都存在着鉴定评估不完善、高水平鉴定人员缺乏的问题。
藏品估值难统一
艺术品鉴定的专业性极强,无法形成一项统一的价目表,不同专家对同一件古董、书画等藏品进行鉴定,不仅对真伪的判断可能有争议,在价格上也很难形成统一。在艺术品变现时,估值往往与理想价格差距甚远,“有价无市”、“低值高估”等价值问题也一直是收藏品变现难的重要因素。
同时,赝品也影响到收藏品的正常流通。在收藏市场中,“鉴伪”与“作伪”会给藏家造成不小的精神和经济损失,进而给收藏品变现增加了难度。
谈及艺术市场的业态构成,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拍卖行、画廊、艺博会、古玩城等,但其实,典当行也是艺术品的交易渠道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急需资金周转的藏家。然而,艺术品的真伪鉴定问题是绕不开的难题,这种随之而来的风险如何规避?与此同时,一些典当行开始专门做起了寄卖生意,甚至将这一生意开进了商场、古玩城。那么,出现这种交易形式的契机是什么?将对传统业态产生什么影响?
寄卖开到古玩城
记者实地走访时发现,有一些典当行开始做起了“寄卖”的生意,甚至直接把店开进了商场、古玩城。除了有典当行的招牌外,这种交易形式与传统的店铺有什么差别呢?
其实,典当行开展寄卖业务的并不少见,但明显的变化就是业务拓展迅速,“寄卖”店甚至已经占领商场、百货大楼、古玩市场。另外,寄卖物品的种类 变化也比较明显。从原来的绝当品,逐渐延伸至手表、贵金属、珠宝玉石等物品的销售,而且有固定的商家合作。选择这一门类的初衷比较明确,首先这类物品受众群体比较广,容易促成交易;其次,不像艺术品,尤其是古代艺术品会涉及真伪鉴定的问题,风险比较低,所以是典当行在市场中力推的门类。
某典当行首席运营官徐云鹏表示,“寄卖”是从典当行的绝当品销售衍生出来的,不再是典当的概念,而是从典当脱离出来的一种新业态。因为绝当率有限,典当行又有鉴定和评估的优势,所以通过绝当品延伸做了一种创新,就是寄卖。
绝当品,就是典当物过期未赎回,又称为“死当”。典当行根据典当物的估价不同,可以自行变卖、折价处理或者与典当者约定绝当后进行拍卖。这些绝当品的价格一般都会低于市场价,所以在价格上有一些优势。但同时因为是抵押物,可能会有人对二手物品有所芥蒂。另外,周转出现问题才会出入典当行的误解依旧存在。除此之外,藏家也可以通过寄卖的手段进行融资变现,典当行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一般限于珠宝经销零售商的批量货物。
“我们有寄卖公司的单独牌照,也不全是客户的绝当品,也有合作商家的物品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销售。我们承担鉴定和赔付责任,既有典当行的品牌背书来保真,同时又比市场便宜。可以说,这种模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徐云鹏说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绝当品的确可能比市场价要低很多,但在同样的渠道成本下,寄卖的新商品在价格上如何与古玩城的商户产生竞争?虽然典当行进军商场和古玩市场的步伐还在继续,但是寄卖的形式能否真正被大众所接受、能否走出区别于其他商家的特色之路,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为何选择典当行
典当行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当铺”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承载着更为多元的功能,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典当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10.8%,全年累计发放当金3692.1亿元,同比增长10.7%。这些数据的持续增长得益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政策层面的规范。
除此之外,典当行的规模也在日益壮大。就宝瑞通而言,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设立了近30家分支机构,1993年成立的华夏典当行的分支机构也有几十家。典当行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似乎并不敏感,在经济调整的当下,一些典当行依旧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开疆拓土,争夺市场份额。
对此,徐云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经济环境上行还是下行,急需资金的客户群体都是存在的。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客户投资热情高,需要更多的资金流。经济不好的时候,他们周转缺钱也需要资金流,所以说经济变化对典当这一行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作为艺术品的交易渠道之一,典当行与拍卖行、画廊等业态有哪些差别呢?如果走拍卖途径,回款周期比较长,通过画廊等其他方式易手之后可能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典当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快,能够为艺术品的拥有者提供快钱服务,解燃眉之急,而且在当期内可以赎回。与银行相比,只要抵押物的来源权属清晰,流程就会很便捷,因为典当注重实物的抵质押,而非信用审核。”徐云鹏表示。
艺术品典当背后的风险
从典当行的业务构成上来说,主要是房地产、汽车、民品等资产的典当融资,其中,珠宝玉石、贵金属、古玩字画、邮票卡币、名表等民品典当的交易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徐云鹏看来,典当行是主流金融的有效补充,不会成为主流,但典当行的一些功能是不能取代的,这也是典当生存的空间。典当行业的未来市场还会很大,特别是民品典当这块。
在百度搜索键入“艺术品典当”,一下就能跳出20多万条相关链接。艺术品典当也是一种融资手段,但并非所有的典当行都可以做,尤其是古玩字画、古代瓷器等涉及到鉴定评估等,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和风险系数。
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的典当行中,开设艺术品典当的不过5%。。业内人士称,艺术品的典当融资范围直接决定了典当行的实力。一般大的典当行会有专家团队进行鉴定评估,但规模较小的典当行需要支付高额鉴定费来邀请专家进行鉴定,如果是假货,鉴定的损失可能就要付诸东流。
据徐云鹏介绍,艺术品典当在典当行的业务比例大概在15%-20%左右,古董艺术品的风险系数的确是很高的,要鉴定真伪,还要判断市场的交易价格。除了专家团队之外,还会用抵押率或质押率来控制风险。
所谓的抵押率,就是按照典当品价值的一定比例给付当金。艺术品的典当,大概是5-6折,这是典当行进行风险控制的手段之一。对于典当者而言,这是一种快速变现的渠道,并不能作为常态的交易渠道,除非是急需资金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