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
石云涛著
商务印书馆
历 史 郑豪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首充满着中国风韵味的《青花瓷》,以其温柔委婉、淡雅脱俗的曲风,传神地描摹出青花之瓷的风采,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中国瓷器。
近日,我有幸读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石云涛先生所著《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一书,本书对中国陶瓷源流及其域外传播方面的知识做了很好的普及。在阅读欣赏之余,我也不断思索着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通常讲述中国陶瓷品物、瓷艺源流变迁的著作,多是沿袭着“诞生-发展-辉煌-成熟”这样的叙述模式来展开的。从目录来看,本书似乎也是在延续着这一模式,但细读之下却不然。由于本书是从中国陶瓷源流这一角度进行编撰的,其着眼点并不仅仅局限于叙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更致力于说明其在域外传播的辉煌壮丽的图景。正是基于作者独特的叙述手法,我才有可能思考“世界文明视野下的中国陶瓷”这样的话题。
陶瓷因其实用性而孕育诞生,却在实践与生活中渐渐具备了审美性。如原始青瓷,其胎色青灰,质地坚硬,敲击之声铿锵有力;器表施青绿色薄釉,却多为素面,少有修饰。其简朴与自然,正如三代文明一样古朴而浑厚。又如越窑的秘色瓷,其胎质呈灰色或浅灰色,质地细腻,器型规整,精致秀丽;器表均施满釉,釉薄而匀,釉色如同美玉。瓷器风格的变迁与流转,亦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精神与风貌。
除了釉色与器型之外,更能体现中国人审美风格的创举,当属在瓷器表面施以诗文书法的做法。此法由唐代长沙窑开风气之先,而后继者接踵而来。金代磁州窑船子和尚诗枕云:“夜静水寒雨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船子和尚终日对着江面沉思,在经历一番静坐敛心的修炼之后,终入空明澄澈之境。此种空灵一境、充满妙悟禅理的瓷器,不正是禅宗四大皆空、即心是佛思想的反映吗?
要说到中国对外传播的陶瓷品种,则首推唐三彩。但令人吊诡的是,在今人看来精美绝伦的三彩,在古代却是用于殉葬的明器。继三彩之后,白瓷、长沙窑、越窑、青花等瓷器相继走出国门,流向世界。“瓷国”之誉,也逐渐成为异域之人对中国的代称。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中的影响,也随之而确立。
从公元8世纪末起,沿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地区而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渐次演变为以运输瓷器为主的“陶瓷之路”。海道大通之后,通过海路运输陶瓷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而运载量却大大增加。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明清之际的八十年间,由荷兰人贩运的中国瓷器就多达1600万件以上。
在启蒙时代的欧洲,曾兴起一股“中国热”,陶瓷自然也是这股“中国热”中的主角之一。发源于法国、风行于欧洲的洛可可艺术,就受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阿拉伯地区的白地彩饰釉陶,则是在中国唐朝陶瓷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中国文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