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福建省德化县,今年6月又荣膺“世界陶瓷之都”。日前,记者在闽南采访时,获悉德化县有位陶瓷行业开拓创新的领头雁温克仁。记者驱车来到戴云山城采访民营陶瓷企业德化第五瓷厂这位六十多岁的开拓创新厂长温克仁。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温克仁称得上是个“能人”。30多年来,他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拓展市场,开展技术革新、产品创新,使企业不断发展,同时带动德化陶瓷行业的发展。为了寻找商机,他自费出国考察,引进西洋工艺瓷,开拓欧美市场,人称他是“德化郑和”。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他多次对窑炉革新,取得较大成果。他历经十多个春秋,研发新瓷种——“自生釉骨瓷”,2009年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2013年荣获泉州专利奖金奖。他发明创新产品釉下彩精陶项目,1998年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荣获国家科技部和埃及社会发展基金会“金字塔奖”等奖项。1997年至1999年,温克仁先后当选德化县政协副主席、泉州市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委、中国陶瓷协会常务理事长等。
漂洋过海寻商机
“能人”往事。1972年,温克仁高中毕业后,进了村办瓷厂做工。1980年,他被聘到“浔中公社瓷厂”搞销售。1984年,他当上了厂长。如今,温克仁回忆他刚当上厂长的最初两年,是他一生当中最艰难的时刻:“原来的厂长把厂搞黄走了,当时厂里没有资金,没有产品,工人一年没有发工资,所有责任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那年温克仁36岁。
“独闯海外”。为了给工厂找一条生路,1985年,温克仁冒出了一个念头,出国考察,把产品打到国外去!这在当时简直是异想天开。他从零开始,一步步投石问路,终于办成了出国手续。当时福建省外贸厅为批准他此行还专门发了文件。
实践证明温克仁没有白跑一趟,他家里现在还珍藏着行欧期间的笔记和照片。“看海外瓷器我买不起,就装着拍照偷拍下来,回国后放大,看外国人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说着他自得的笑了。
这种近乎原始的办法,竟然让他悟出了一些门道:“欧洲人最喜欢小天鹅造型”、“‘猫头鹰’在法国是吉祥鸟,家家要。”
回国后,他确定了厂子的主导产品:西洋工艺瓷。1986年,他们的厂子产出了第一批出口产品,创收100多万元人民币。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开发新产品,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在他的带动下,德化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西洋瓷出口基地。当年德化县领导说:“温克仁敢想敢干,为德化陶瓷厂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功不可没!”
窑炉革新大能手
德化地处福建省戴云山区,原来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均以木材作为烧瓷的燃料,随着陶瓷生产发展,对山林树木大量砍伐,破坏环境,如不改变,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温克仁适时地研发各式各样的先进窑炉,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不仅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985年温克仁承担德化县节能办35米电热隧道窑的研发任务,他请教县科委专家和建窑炉的老师傅,分析有关电热隧道窑的技术参数,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聘请技术人员绘制图纸。设计图纸经科学论证后,温克仁夜以继日组织施工。当年夏天,建成全县当时最大的电热隧道窑,经过调试,成功点火,投入生产。紧接着,他又承担县里下达的39.7米的电热隧道窑的研发任务。经过各方努力,终于把这条较大的电热隧道窑建成。这两条电热隧道窑的建成,提高了烧瓷的速度。原来龙窑烧成一窑瓷要二到三天,使用电热隧道窑只需十几个小时,效率提高4—5倍,而且电热隧道窑还可循环生产。
温克仁对窑炉革新并没有停步,他接着又建成全县第一条电热隧道烤花窑。随后,他又建成两座电油混烧隧道窑,陶瓷烧成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比龙窑烧成率提高近40%。当年,温克仁被评为“福建省乡镇企业优秀厂长”。温克仁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窑炉革新成功,但他并没有停歇改革创新步伐。后来,他又研发了快烧堒道窑、燃气窑炉等多种先进窑炉,在窑炉研发革新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瓷种创新领路者
温克仁不仅是引进西洋工艺瓷,对陶瓷烧成窑炉不断革新,还致力于瓷种创新。上世纪80年代末,应西洋工艺瓷之需,他研发了工艺色瓷、轻质釉瓷、陶白瓷;为适应出口日用瓷的需要,他发明了釉下多彩轻质陶瓷,釉下彩精陶;为满足高端陶瓷之需,他又发明了中国白、德化玉瓷。特别是本世纪,在陶瓷行业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他又推出了世纪力作——自生釉骨瓷,为陶瓷的新发展找到了一条节能、高效、健康的新路。该项目承接了省科委“陶瓷自生釉技术研发服务平台”,2009年承接了“中央预算内资金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自生釉骨瓷”项目。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专利号:ZL200910111 290.6,并获泉州市2013年专利奖唯一金奖。
陶瓷自生釉技术是依据国内外市场对精细高档陶瓷新需求,国家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为达到节能、减耗、健康、绿色、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档陶瓷产品的目标而开发。传统的陶瓷是制好了坯一定要施釉,才能烧制出陶瓷。自生釉技术是采用独特的材料配方,把坯、釉料合二为一科学配制出自生釉泥料,经成型、制坯,不必施釉,将坯入窑即可烧制出各式的陶瓷制品。
陶瓷自生釉技术有福建省经贸委、中国陶瓷协会在全国组织10多位有代表性的陶瓷专家组成专家组在福州、杭州组成鉴定会进行鉴定,该鉴定结论为:“该产品是利用福建原料优势,引入多种天然矿物及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制成新型材料,经成型,不施釉用氧化焰一次烧成,在高温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在制品表面生成釉层的自生釉产品。该产品在坯料配方设计上属国内外首创,制备工艺有创新,在国际上处领先地位。”
(中工网特约记者傅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