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出生的林建平,自幼酷爱陶瓷,18岁开始学习陶瓷雕塑技艺。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他2012年自立门户,创办了“德化县建平瓷艺研究所”。
走进建平瓷艺研究所,这位“80后”的年轻人令人印象深刻,谈吐间有着投身于艺术的豁然沉稳。
林建平的作品以观音、弥勒等佛造像为主。他表示,明代“瓷圣”何朝宗是德化窑的代表性人物,是德化陶瓷人心中的祖师爷,“何朝宗的艺术造诣、工艺水平、作品神韵已经达到了当时的顶峰,雕刻手法非常细腻,比如把他作品的胡须用放大镜放大后来看,会发现每根胡须连大小都是均匀的。加上何朝宗创作时心态平和,纯粹为了追求艺术的高峰,这些都值得后人不断学习和发扬。”林建平说。

《释迦摩尼》
因此,林建平毫不犹豫地走上了追随何朝宗艺术的道路。他力图使造型务实、严谨、质感强烈,并恰当地运用线条在瓷雕中的表现力,结合德化陶瓷“白”、“润”、“饱满”等特性更好的加以展示。

《贵妃醉酒》
不仅如此,林建平更注重心态平稳的锤炼。在他看来,现今德化的工艺水平已经炉火纯青,更重要的应在于对作品神韵的把握,很多人工艺水平可以高超,对神韵的把握却不一定能准确。“佛学传递给人们的是安详与慈悲,所以要做好佛像就要有最好的心态,把最好的心态通过佛像传递给收藏者。”林建平很在意自己在创作时的心态,心烦时他会停止创作,平静后才会继续,也因为如此,他每创作一件作品都需要反复修改,反复找感觉,有时一件作品一个月才能做好。

《禅定》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得林建平的作品逐渐被业界关注,多次在各种评比大赛中获得奖项,被多家博物馆和广大陶瓷艺术爱好者收藏。《披坐观音》获首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一等奖,《静思观音》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坐岩观音》获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3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瓷韵》
当然,在追随何朝宗艺术脚步的同时,林建平也一直在寻找着突破。他努力把德化古代的制瓷工艺与自我净心感悟的思想有机结合,展现当前审美的简约风格。广受欢迎的《瓷韵观音》和《持莲观音》便是这种创新的代表作,从传统工艺中走出的新的审美理想,照样创造出佛像的庄严、肃穆、慈悲、大爱。
下一阶段,林建平表示,他将尝试把北魏时期的石窟风格运用在陶瓷雕塑上,“希望会是个很好的突破。”他说,“选择了宗教题材这条艺术之旅,就要走到底,不断探索,努力将其做到最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