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钧窑天蓝釉盌
成交价26.2543万元人民币
宋定窑黑釉盌
成交价185.69万元人民币
宋龙泉窑青釉花瓣纹盌
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
成交价1384.17万元人民币
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成交价2.0786亿港元
宋建窑油滴釉盌成交价27.4476万元人民币
今年艺术品春拍,预期中的回暖并没有如期而至,瓷器板块的疲弱表现得更加的明显。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公布的春拍报告显示:明清宫廷瓷器作为瓷器高端市场的领跑者,此次表现乏力;民国瓷器和现当代瓷器受众群体购藏能力相对较弱,在今年春拍下滑趋势尤为明显。让人意外的是,宋瓷反倒成为了弱市中的一匹黑马,在今年春拍让人眼前一亮。
3月份,在纽约苏富比上拍的3件北宋瓷全部成交,其中,最具话题性的是一件“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以高出最高估价6倍的价格——222.5万美元(1384.17万元人民币)刷新宋代定窑瓷器拍卖新纪录。在中国,由于文物保护等限制,宋瓷的上拍量向来很少。今年春拍香港地区宋瓷的拍卖成绩就不甚理想,香港佳士得推出12件拍品,成交6件,最高价是以154.44万元人民币成交的“宋建窑黑釉油滴盏”。
虽然宋瓷在国内的流通受限,但反过来却也让它成为了近三十年来难得未被爆炒的一个瓷器板块。不少藏家和研究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都认为,近年来对明清瓷器的过度挖掘,致使这一市场资源尤其是优质瓷器极度紧缺,拍卖行急需开拓新的品类来维持市场规模,宋瓷的潜力值得关注。
现存宋瓷主要在海外
赵利平:自上世纪80年代后,元明瓷器价位开始攀升。90年代末,清代官窑,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的彩色瓷价位猛增,屡创新高。就在国人的目光还集中在清三代官窑瓷的时候,国外收藏界却把投资重点放在高古瓷上,并在国外市场频频拍出高价。到了2012年,一件有着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现身香港苏富比拍卖会,这是现今唯一存世的葵花六瓣形的盆洗,最终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宋瓷的世界拍卖纪录。今年3月份,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一件“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又拍出了222.5万美元的高价。早在5年前,伦敦瓷器行家中间就流传着“宋瓷必涨”的预言,宋瓷的价值是不是被重新发现了?
余浩然:纽约苏富比的那场拍卖我就在现场,那件“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当时亮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没太在意,后来竟然拍出了222.5万美元的高价,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据说这个小碗当年只花了3美元,是从旧货市场买来的。一周之后,真相出来了,原来也就是一种市场运作的手法。买家是著名的古董商埃斯肯纳茨(GiuseppeEskenazi),他本人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都在收藏宋瓷。我们行家一听说,就知道他是想借助这件事情炒作,推动宋瓷的收藏热。
曾波强:这个小碗也不一定就是花3美元淘到的,这种营销手段多了去了。但高古瓷器是好东西这倒是真的,东西都很难得。特别是宋瓷,典雅高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当时皇帝重文轻武,书法、绘画、瓷器相比前朝都有突破。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就是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赵利平:宋瓷的存世量,相比明清瓷器少得多,现存的宋瓷主要在哪里?
曾波强:主要是在欧洲的大型博物馆,以及大藏家的手里。2000年之前,中国很多民间发现的宋瓷,也都流失到海外去了。广州当时是中国对外的窗口,很多书画、瓷器都是经过广州卖到国外去的,只可惜广州没有真正的收藏家,很多好东西都流失海外了。
当时大家都没什么收藏意识,也不懂得鉴赏。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一件宋瓷也就三五万元。但当时很多人买瓷器追求的都是纹饰精不精美,不懂得欣赏宋瓷的釉色,其实在那个时代能够烧出那样的釉色,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当时市场上很多宋瓷,通过各种渠道卖到了海外。
在国内,宋瓷的市场号召力不如清三代的官窑。但在国外,五大名窑的东西是非常贵重的,特别是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瓷器,当中又以汝窑瓷器最为顶尖。定窑瓷器的价格相对较低,因为定窑瓷器的量比较大,好东西又相对较少,但在很多年以前,定窑的瓷器在海外已经能拍出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高价了。
余浩然:改革开放前,宋瓷、明清官窑按规定也是不能出境的。但当时的香港艺术品协会得到国家文物总局的特批,可以跟广州的文物商店购买东西到香港,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外汇,这个渠道也成了宋瓷出口的唯一合法渠道。当时出口的很多宋瓷,就通过香港卖到了欧美国家。
中国市场上的宋瓷基本没涨价
赵利平:拍出高价的宋瓷,很多都是小碗、小碟、小罐,不像清三代官窑很多都是大件的装饰瓷器。宋代这些生活用瓷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曾波强:宋代除了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还有八大系统的民窑也很出名,包括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越窑系、建阳瓷窑系。
宋瓷的确多是些小盘、小碗、小碟、小罐等小件器物,文房用具比较少,大件的花瓶更少,这主要是受当时的工艺所限。唐朝之前的器皿主要是陶器,唐三彩是半陶半瓷,到了元代,才形成真正的瓷器,这中间的宋瓷,倒是带着玉的感觉。但在宋代,朝廷对官窑的管理并不像明代时那么严格,没有规定官窑只能生产宫廷用瓷,所以宋瓷中的民品,也有不少好东西。
现在宋瓷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我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宋瓷精品的数量太少了。本来年代距今就久远,元朝入关之后又毁掉了很多。明代瓷器的存世量为什么多了很多?就因为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清朝入关之后,延用故宫作为皇宫,摆设在里面的明代瓷器自然没被毁掉了。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五大名窑的价格就很高了,马未都收藏宋瓷也是从钧窑瓷片开始的,当时买就已经很贵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价格却没有涨多少。
余浩然:其实五大名窑的价值历史上向来就很高,在明清官窑这一板块没被炒作前,宋瓷的价格也是很高的。我看过民国时出版的一本书《古玩指南》,里面就提到一片民国初年出土的钧窑瓷片,当时就能换一套北京的四合院,可见钧窑瓷器的价值之高。
但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宋瓷在中国的价格却几乎没怎么涨过。去年在台北有一个全球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的人很多都是两岸三地的大藏家和古玩商人。当时一位嘉宾所做的主题演讲,就是拿过去30年里宋瓷和明清官窑的价格作对比。
1979年的时候,一位藏家花35万港元买了一件宋瓷,与此同时他又买了一个雍正时期的三色釉梅瓶,才花了6万元港币。到了2012年的时候,这个三色釉梅瓶的价值已经达到了850万元,而那件宋瓷如果要出手,最多却仍然只能卖出35万元。
限制宋瓷价格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中国法规对宋瓷拍卖的诸多限制。宋瓷属于高古瓷器,在中国要想上拍卖会,必须要有清晰的传世证明,但年代如此久远,并不是每一件文物都能拿得出一张“出生证明”。市场流通不活跃,没人去炒作,价格自然就高不了。
曾波强:我们将宋瓷和明清官窑作对比,并不是想说宋瓷好,明清的瓷器不好。五大名窑的价值很早就凸显了,不是今天才被发现的。只不过近年来明清官窑瓷器受到热捧,相比之下宋瓷板块似乎被遗忘了。这两个朝代的瓷器用的是不同的材料,形成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宋代那个时候制瓷的温度、对釉面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这是没法比拟的。而中国瓷器的巅峰时期是在乾隆年间,这也是没法否定的。
宋瓷收藏最终将从小众走向大众
赵利平:中国的瓷器藏家有很多,我留意到一个现象,说起元青花、清官窑,很多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提起宋瓷,很多人就打住不说了。收藏界对宋瓷的了解普遍不充分,是因为可供上手的宋瓷数量太少了吗?
余浩然:英国有个收藏家曾经说过,宋瓷的美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而明清瓷器则只是观赏上的美。现在的收藏家为什么喜欢购买明清的瓷器?因为明清的瓷器装饰性强,有显摆的作用,而收藏宋瓷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两个层次上的审美。
另外一个原因,明清的官窑、民窑只有一个窑口,都在景德镇;而宋代不论是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都有很多生产瓷器的窑口,而且各个窑口都有自己的艺术性和特点。曾经就有一个统计称,两宋时期一共有3822个窑口。再加上后朝后代一直有人在仿宋瓷,断代就更加困难了。现在投资艺术品,绝大部分人都会投资容易鉴定的东西。明清的瓷器我们可以通过釉色、花色等来鉴定,而宋瓷的鉴定还要看气韵,这个气韵是很难把握的。而且宋瓷那么多窑口,要真正了解宋瓷非常不容易。
曾波强:所以现在大家研究的,主要还是那几大窑系,其他很多窑口有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考证,知识门槛太高。
在宋瓷收藏上,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收藏宋瓷更多的是收藏一种文化,因为它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宋瓷都是一种小众收藏,但是随着大家对高古瓷的认识加深,相信宋瓷将会成为一种大众的收藏。而且它的潜力,会远远大于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就像中国的书画市场,刚开始的主角是近现代书画,但随着大家收藏知识的日益提升,古代书画的价值慢慢被发现,这也体现了一种收藏的趋势。
而且收藏经常都是喜新厌旧的,同一样东西拥有太多了,就想换点新鲜的。十多年前康熙年间的青花瓷是很吃香的,冷静下来后轮到了官窑青花,再后来就是粉彩,板块都是轮动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宋瓷都值钱,宋瓷普通的东西很多,卖得贵的都是些精品,如果是“油滴”、“兔毫”效果的宋瓷,那肯定就能卖出大价钱。
赵利平:但宋瓷的存世量那么少,想要炒作都炒作不起来。
余浩然:官窑的存世量少,现在的价格基本上都要达到几百万元了,但民品应该还是不少的。但强货必然在强手之中,收藏首先要分清收藏品和文物垃圾,文物垃圾有历史,但是没有艺术价值。
曾波强:买宋瓷的渠道也要非常谨慎,经常有人说家里几十个五大名窑的宋瓷要请我去鉴定,我一听哪还需要去鉴定啊。现在宋瓷的赝品非常多,很多镶底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
余浩然:现在欧洲的瓷器修复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我有一个朋友买了一个高古瓷,光是修补就花了25万元,拿显微镜都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曾波强:刚修补完的确是可以乱真的,但只要过上三五年的时间,修补的地方就会变色,一些人手头上的瓷器急着出手,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经常跟朋友说,买东西一定要通过透明、公开的渠道,别老想着捡漏,现在这个信息社会,哪有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捡到漏。
知多D
宋瓷釉色极力追求自然美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宋代官窑的辉煌成就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客观烧造技术已经成熟;二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宋瓷中无论是单色釉、复色釉(花釉)所采用的厚釉装饰方法,还是釉与胎体纹饰结合的薄釉装饰方法,都极力追求釉色的自然美。古人对宋瓷釉色有各种各样的称谓,如“天蓝”、“天青”、“月白”、“粉青”、“梅子青”等等,说明了釉色所展现的自然美。
宋官窑瓷全属青瓷系,很多喜欢宋瓷的人最爱的就是它们的玉色。宋瓷在薄釉装饰所具有的釉色美,体现在釉与胎及纹饰三者共同构成的似玉的色泽与质感。乾隆就称赞定窑的白瓷“既质玉之质,复白雪之白”。宋代瓷器釉色追求自然天成的美,这受益于传统美学思想,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受此思想影响,宋瓷可谓达到了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妙境。另外,宋代瓷釉的美不仅体现在釉色上,更体现在釉的肌理上。古人对于釉质的追求和欣赏一直是以玉为目标的,但古人在追求和欣赏如玉般的釉质的同时,也对釉内及釉面上自然形成的各式纹理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倍加赞赏。如“冰裂纹”是形容官窑器上的开片,有如冰块之晶莹透亮作层层开裂状;“鱼子纹”是指哥窑器内小开片,状如鱼子之密集者;“牛毛纹”是形容钧窑厚釉流淌的纹理,如同牛毛状;“桔皮纹”是指烧成中釉内气泡密布破裂所造成的表面呈细小针孔状,若桔皮;“兔毫”是形容建窑器之铁釉结晶有如兔之毫毛;“鹧鸪斑”是形容黑釉上的白色斑点,恰似鹧鸪鸟胸部羽毛黑白交杂状。在宋瓷中,对于釉的纹理的欣赏,首推青瓷器上的冰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