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德化祥窑艺瓷研究所一个大型玉瓷壶“高升壶”刚出炉,就被人以数十万元的高价购买。艺术总监陈清宜赶忙制作第二个、第三个。只见这两个长93厘米、高56厘米、底部直径45厘米的“大家伙”的坯体已经成型。高升壶以竹成形,竹节适度变形成壶身,两支小竹拧成壶把和壶嘴,壶身塑有浮雕竹叶数片,竹节劲力突现,简朴大方、和谐生趣。
五年前,陈清宜和德化许多白瓷艺术品的从业者一样,用他灵巧的双手塑造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白瓷艺术品。他的手法很好,每一件作品都颇得市场认可。只是,生性而来的敏感,让他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细腻的觉察。
“五年前,遇到了现在用来做茶器的这批瓷土。品质这么高的瓷土,可遇不可求。做工艺品当然很出效果,可工艺品只能是用来欣赏。瓷质好,品相美,又能上手把玩,这样才算没埋没这批瓷土。所以就琢磨着开始做些茶器,刚开始没有经验,只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别人的样子做些简单的器型。”陈清宜说着,拿了一件早期做的茶器给我们看。”这样子一看就是新手。”手上的茶器虽然手法稚嫩了些,可手感莹润,洁白的色泽却也有着素朴的禅意。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陈清宜不仅在德化本地苦练内功,还远赴宜兴学习茶壶制作的各方面知识。“他这个人爱学,第一次见面他和我聊得都和别人不一样。到现在,他还会经常喜欢和我讨论些茶器制作方面的问题。每年,还是会愿意多出去走走看看。”和陈清宜同年同月出生的泉州工艺美术学院的钟院长讲着他所认识的好学的陈清宜。不能闭门造车的道理,这个多年在陶瓷路上摸爬滚打的他懂得真切。

在陈清宜的“祥窑艺瓷茶馆”,茶器是最主要的品类。各式各样的壶、单杯、成套的茶器应有尽有。素坯勾勒、着色点染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起到粉饰作用,而这一室的雪白,毫无掩饰的阐释着无暇的纯美。我们坐着喝茶,是自然的放空和平宁。
他也不总是闷着的,也很喜欢把自己设计的不同形制的器具给你上手使用,然后认真的听你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每一件器具我自己都上手用过,发现的不足都会尽力调整和改进,不过茶器是实用器皿,喝茶又是件讲究的事,所以要多听听你们专业人士的意见。”他很谦虚,一直说很惭愧自己做茶器却对茶理解有限,很希望能做得更好些。
“我所擅长的是对材质的把握,别人更多的是超过我许多的审美。双方能很好的沟通,一定能做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玉瓷壶来。”专注并非拘泥,陈清宜说正因为自己懂的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很愿意和外界进行合作,很乐意和客户讨论定制的白瓷茶器的形制。
这样质地的瓷土现在三万元一吨都买不到,而且这种不上釉的瓷质容不得半点瑕疵,是经过层层提纯挑选出来的,成型率极低,因此价格颇高。也因为这样的茶器是用纯原矿石研磨烧制而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极其环保养生,因烧制温度达到1360℃,胎骨结实,刚好与紫砂壶相反,它不吸茶味,一把壶适合泡任何茶。

只要瓷质好、功夫到家,不怕没市场。他的玉瓷壶在市场上很是抢手,他指着正在修坯的一款玉瓷壶说,这款南瓜造型的“瓜壶”,限量199件,每把卖到了5800元。就连一个看似极其普通的杯子也能卖到500元。甚至有一顾客竟然看中了他的100多款的玉瓷壶。
每次出窑,他都特别期待,没有比看到烧出的好器皿更欣慰的了。“其实,能达到这种莹润质地的白瓷已经可以叫做‘玉瓷’了,太难得。”陈清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