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陶瓷与茶叶——“海上丝路”的别样风采

发布:2015-8-1 8:15:00  来源: 大公報 [字体: ]

  21世纪海上丝路先行区——泉州,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海上丝路”文化传承创新的交流平台。日前,参加“范长江行动——福建海上丝路文化之旅”的港澳传媒学子们,走进被誉为“世界瓷都”的德化与“中国茶都”安溪,领略到中国古代海上丝路延伸出的“陶瓷之路”与“茶叶之路”的别样风采。(大公报实习记者关凯威、容振东、刘嘉怡、乔祺、王翰元泉州报道)

  陶瓷与茶叶,这两样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代表之一,从古至今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时至今日,德化拥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80%的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产值达到177.15亿元。而“铁观音茶”的故乡安溪,亦凭借一片绿色茶叶,从国家级贫困县跨进了全国百强县行列,并连续6年位居中国重点产茶县第一名,神奇的东方树叶创造了无数奇迹。

  德化陶瓷在传承中创新

  在德化,以陶瓷为业、世代相传的陶瓷世家并不少见。清末著名瓷雕艺人苏学金第四代传人苏献忠,继承了祖辈技艺,其作品因成品材质细腻和构思独特受到陶瓷收藏者青睐。

  甫入苏氏瓷庄,记者便被一只趴着的白瓷猪吸引。瓷猪神色黯淡,面部肌肉紧缩,耳朵低垂。这是一头“哭泣的猪”,苏献忠介绍。创作这樽作品之前,苏与朋友闲谈中得知朋友正欲减肥,不吃猪肉,他便开玩笑称“猪要哭了”。这句简单玩笑却成为了创作这樽陶瓷的起始构思。后来,黄浦江死猪事件亦成苏献忠创作灵感,于是一樽活灵活现的“哭泣的猪”便诞生了。

  一樽神情复杂而忧郁的白瓷人引人驻足。这樽陶瓷的“杞人忧天”却有一番新的意味:古时这位杞国人总是担忧天会塌下来,且在历史中被当作笑话;但反观现今大气污染、太空垃圾之现象,使得“天”上的危机开始出现,各种污染成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杞人”变今人,陶瓷寓意今天的人也应该认真对待大自然的污染问题。今天德化的艺术家们,在继承瓷都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在思考选择创新的途径。

  安溪茶成中法友谊桥梁

  在三和茶叶博物馆,据馆中工作人员介绍,去年3月27日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外交部赠送了一盒名为“莫逆之交”的铁观音茶给习近平主席。这份“莫逆之交”茶象征着中法两国长久以来的深厚友谊,架起了连接两国友谊的桥梁。

事实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习主席收到的“莫逆之交”,是法国外交部从福建安溪的三和茶业订购的铁观音茶。“这也是三和茶业的首次国际定制。”工作人员说,法国大使还从安溪带回3000份“莫逆之交”赠予198个驻法外国机构贵宾。

  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中法交流的促进,中国茶文化在法国也有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和流行。更有法国民众用茶取代了咖啡,作为日常饮品。安溪茶的足迹早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千百年来,不同的地区衍生发展出了不同的茶文化,如香港的早午茶文化,闽南的茶艺文化,云南的茶马古道等等。中国茶文化也正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展现出海上茶叶之路的别样风采。

  德化可借港与西方瓷艺交流

  在福建德化,陶瓷文化兴盛繁茂,而“陶瓷”二字也早被当作该地响亮的代名词之一。在这个堪称“世界瓷都”的山区小县访问时,听到德化县宣传部长曾宪堡关于“陶瓷”的英文何以成为“CHINA”的德化版解释。

  曾宪宝介绍说,德化瓷器很早就大量外销至其他国家,但早期条件所限,瓷器只能装在竹筐里再由人工挑运至泉州港口装船出口。码头清点瓷器数量时,由于数量庞大,工人常常以竹筐个数为单位以方便统计。闽南语中“篮子”的发音与CHINA相似,德化工人对着一筐筐的瓷器不断地念着“CHINA”,不通晓闽南语的外国人则以为CHINA指的就是瓷器。由此,瓷器的英文“CHINA”名应运而生。

  相同的英文名将“中国”和“陶瓷”联系到一起,虽然起源于误会,却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德化陶瓷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将陶瓷精髓发扬放大。据德化陶瓷艺术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德化陶瓷中白瓷工艺最为绝妙。上等的白瓷通白光洁,被称为象牙白、中国白。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赋予了德化大量的优质瓷土原材料;再加上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德化白瓷享誉国内外。

  国际化的香港,拥有众多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机会。日前,“帝王的瓷器:塞夫尔国家陶瓷制造局特展”正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凭借本土资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德化陶瓷,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平台,与外国同行互相学习借鉴,以创作出更精湛美涣的作品。

  欧债危机德化盼人币国际化

  福建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自宋始已对外贸易,距今一千多年历史。现今,德化瓷器仍以外销为主,其销售量主要受到外国经济的影响。德化县宣传部长曾宪堡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因受欧债危机等世界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德化陶瓷业界期待人币早日实现国际化。

  瓷器外销量受欧美经济影响

  德化瓷器出口到欧美、中东等,遍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宪堡表示,德化瓷器的对外销售额每年达150亿人民币,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不过,曾宪堡亦坦承:由于欧债危机,德化瓷器的欧洲订单也减少了。因此,德化开始注重国内市场。

  望人民币早日国际化

  由于与欧美国家做瓷器贸易,多以美元或者欧元作为货币交易,而最近几年欧元兑换人民币在贬值,导致德化陶瓷出口企业营收下降。曾表示:现在已改为多以美元作为货币交易工具,因为相对欧元,美元较稳定,并希望人民币能够早日国际化,成为国际交易的货币。曾说,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或者减少各国货币的交易成本,降低汇率的风险,能减少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承受汇率变动的损失。

  茶艺表演展铁观音风

  港人饮茶,通常是将茶包放在杯中,加入热水,就可冲泡成一杯浓郁香茶,简单方便,适合忙碌的香港人。可在内地,饮茶的要求就高很多,其不仅可解渴,亦成为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在茶乡福建安溪,闽南人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传统茶艺与现代风韵融为一体“安溪铁观音茶艺”。

  安溪铁观音茶艺是一种示范性的表演,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讲究将自身修养与茶文化之精华融为一体,让品茶人了解铁观音茶的同时,还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铁观音”冲泡过程非常讲究技艺,一共有16个流程。从洗杯、落茶、冲茶到品茶,每一个环节都如同一种修行。

国家一级评茶师吴小猛说,功夫茶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冲泡功夫茶的功夫很多,而且要注意很多细节,过程一丝不苟。比如,茶具必须先用热水冲洗,叫作“温杯”;茶杯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吴表示,这个步骤十分重要,是用以确保每一杯的茶都浓淡平均。

  小小的一杯功夫茶却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港人百忙之中可以喝一杯,体验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不失为一件人间乐事。

  记者观察

  中国茶文化远未入“道”

  香港掀起的一股日本茶道风,副产品更加大行其道,甚至不少女生参加日本茶道兴趣班。记者此次在福建安溪观赏到茶艺表演,对比两者不难发现,中国茶文化更多停留在表层,远未入“道”。

  道,源自庄子的道家精神;茶道讲究人透过喝茶达到身心自然,肉体与大自然融合,让精神得到安宁。茶道的表现中,要求人的礼仪穿着必须符合环境,且冲茶手法也须完全跟从一贯的程序。由于当中不少繁文缛理,自清代以来,一些文人便不再有旧日的茶人思想,不拘形式,抱着开怀的心态品茶,行新的超然洒脱的茶风。

  到访因铁观音而闻名的茶都安溪,浓浓的茶香萦回全城,发现当地市民一般都有品茶习惯,而且只要一闻一望,便可知茶质好坏。当地的官员称,饮茶成为了民众的消闲活动,透过品茗,让自己身心放松,达到回归自然的意境。

  不过,遗憾的是,记者欲了解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之种种,却在当地寻访不到。如今,茶成为了交际工具,不论与家人、友人,甚至跟陌生人相聚,第一件要做的事,还是品茗。尤其在中央高调反腐前,过度包装更是令人咋舌。

  茶成了拉近人与人之关系的工具。今日国人,穿着没有旧日的讲究,嘴巴亦只闲话家常,道家精神似已遗失。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