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出来,前路畅通;关键于胸,顿悟了然。——我对“浆胎”瓷器、“秘色瓷”和“修内司窑”的认知,即有此感受也!民国时期的《饮流斋说瓷》作者在其文中有好几次提到“浆胎”瓷器,说“浆胎必轻”,桨胎质轻而松。还在说胎釉之三处注解:“( 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桨以成肧胎,凡极轻而薄之器属之。)”
理解汉字有时不免望文生义,自有人理解“浆胎”大概是“注浆之胎”。因此,有个别瓷厂(窑)为了仿古,先制作了型腔而后注浆的工艺,但全都失败了,最后对“注浆之胎”的工艺制瓷作了完全的否定。我略有开热塑模具的经验,也知道些许脱模的道理,对“泥浆注胎”轻薄器型,向来认为是不可行的。可是,还真有些个专家,把‘轻而薄之器’(胎厚1厘米,小口大肚形器)鉴定为“注浆之胎”,这就让人有点笑不出声来了。那么“浆胎”称谓,缘来何处呢?因为不可能有实物支持,所以,我的分析和结论是:那是常人及《饮流斋说瓷》作者对既轻而薄的瓷器,一种在制瓷工艺上没有根据和定论的猜说;或者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词不达意的没有求证的道听途说。 但《饮流斋说瓷》是一篇大作,洋洋洒洒从远古制陶一直说到清末瓷器,论及胎、瓷、釉、色、画、窑口、款式诸多方面。大凡读过此文的瓷器爱好者,甚至瓷器鉴定专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该“说瓷”篇的影响。或许看客要问:黄昏红日,你说没有“注浆之胎”,那既轻而薄的瓷器,其胎骨究竟是什么?又应当叫什么名称才名副其实呢?摁下不表,让我先说说“秘色”陶瓷吧。
有史料记载, “秘色”一词最早见于李唐时*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的诗题,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来描述越窑青陶的釉色之美;用“斗遗杯”来描述此绝色陶器可以拿去和诸多古代遗存杯碗之类斗靓媲美。这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们痴迷,恨不能随即一睹为快。
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绘越窑青陶的秀美釉色:“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评注:那时人多称陶器,注意‘陶成’二字。李唐也有人称瓷器了,不知他们当是如何定义的。)
宋人*赵德麟有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前蜀王*王衍更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写照。(转者评注:这里的两个出处称越器为‘秘色’‘青瓷’了。但烧进后,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判断,我以为甚是勉强。)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著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转者加语:后来泛称宋以前的越地之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绍兴、慈溪、宁波一带。春秋时为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唐代称为越州,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命名瓷窑,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越窑烧造瓷器历史悠久,从西周原始瓷到唐、五代至宋秘色瓷,从未间断,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越窑青瓷是中国最久远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瓷母”……。(转)
关于越窑,有一点需要说明,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从唐代几位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1987年,此谜初解)那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秘色”陶瓷,古人历代有记载,但今人却无从比对确认其物,既使有幸见了,也不知那就是古称“秘色瓷”矣。自唐、宋以后,有别于唐三彩的——“秘色”陶瓷,元、明、清历代藏家、文人对它难述祥尽,更无以物示人。跨越千年后的今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专家、藏家、文人如堕云里雾里——很少有人知道釉里!这让我十分感叹和遗憾。……
2007年10月20日上午,上海“古今通宝” 邀北京张广文,张燕燕在三楼的会议厅举办沙龙,我去参加听了二张的演讲。
2007年10月21日上午,我带了四件东西到了古今通宝三楼,分两次由张燕燕做了鉴定。张燕燕对哥窑一件,官窑一件均不看古,说深米黄哥窑蒜头壶是现代工艺品(评:鉴定错误);说米黄官窑薄胎“是现代注浆胎”(评:大错特错)。余两件通过鉴定。
其实,被张燕燕鉴定为“是现代注浆胎”的官窑薄胎瓷器,正是南宋越地的官窑“秘色”瓷器。
我曾对家传四件相关实物(极轻而薄之器)的反复研究加一个意外(碰碎一个)才得出结论:原来“秘色”之秘,源自一种古陶成工艺,了然后恍然大悟也:所谓“秘色”陶瓷,是古人(唐、宋制陶艺人)用了有色泥做胎(多为薄胎)罩以透明卵幕釉之故。比如“天青泥”或其他单色泥、调色泥等做胎,成型后,(有时)工匠故意在胎的底沿中间,用异色泥浅浅地嵌入(如黑胎泥),让人不明釉色(即泥本色),(咋的!奇怪!外乎唐三彩?)
如此,自然有人以为就是黑胎而不明釉为何色。问询何种色釉?制瓷工匠为保密珍贵矿土资源,奉上诡秘其釉色,以“秘色不传”、“秘色不宣”答询,致使文人雅客只得以“秘色”陶、瓷入词作诗表爱慕赞赏之意。可喜诗文经年流传,可惜物在异处沉睡,渐渐无人知所指矣。
唐、宋古人记载“秘色”陶瓷,主要用青色、翠色、绿色来加以描述并崇尚,我想,这和宋以前古人“尚青”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时,众口一色的描写,也必然让“天青泥”迟早从釉里剥露出胎骨的真相。除此之外,“秘色”瓷在唐、宋时期还应当有其他颜色,主要是粉青色(极浅的蓝绿色)、米黄、淡黄色、天青、月白、油灰、灰色等。(注:灰胎不在好胎之列) 顺便说说家传另一件用“天青泥”制造的银棱鼎足合盖银薄抱沿酒罇,它是宋代仿古的饮酒用具,但具备了向茶壶进化的特征。这一点发现,我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它透露了宋代“建窑陶坊”的陶成工艺完全不亚于“柴、汝、官、哥、定”等诸窑口。
以下转录几条相关资讯,让看客能有更多了解。
据网讯资料称,古时谓“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又说“
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 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
有近期网络资料称:在2003年有发现宜兴紫砂泥矿区。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 在1987年,更曾有报道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5件,盘4件,碟2件。专家确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秘色瓷。
另在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清理出龙窑窑炉一座、作坊遗迹一处;获得自唐末五代至南宋初期的各类瓷器三万余件(片)和大量窑具标本。其中南宋龙窑窑炉、作坊遗迹系越窑遗址中首次发现。窑炉由窑床、窑墙、火膛、火膛前工作面等部分组成;作坊遗迹发现于窑炉北侧堆积中,平面呈方形,有东西、南北各一道匣钵墙,残高近1米。这两处重要遗迹的揭露,将会展示越窑制瓷工艺的整个生产流程。发掘首次确定了南宋地层,出土的月白、天青釉瓷器,釉面温润而含蓄,呈半失透状。器类有觚、炉、玉壶春瓶、花盆等,其风格与北方汝官窑颇为接近,应为供器或宫廷用器;此外,南宋层还出土一外底阴刻“官”字的匣钵,证实了此地为南宋初期宫廷用瓷的产地,五代地层中,出土大量秘色瓷和众多带铭文的匣钵或瓷片,铭文一般刻在匣钵外壁或碗内外底心,计有姓氏类、方位类、纪年类、用途类等,是研究五代瓷手工业的重要资料。本次发掘是建国以来对越窑中心窑场的第二次大规模揭露,再现了越窑从唐末、五代到两宋时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为解决贡窑、秘色瓷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并进一步提出了越窑与汝官窑、南宋修内司窑的关系等一系列学术问题。(转)
今天,我根据有限的资料,得出如下的几个结论:
1,显别于唐三彩的,那既轻而薄,宋及宋以前的里外通体一色(包括嵌假胎)的瓷器,就是所谓“秘色瓷”。其胎骨是珍贵的“有色矿泥”,该叫“稀土色泥胎”。其珍贵程度依次是“极白色矿泥”,“金黄色泥”,呈米黄色的“本山绿泥”,“天青泥”,“黑矿泥”和紫泥,红泥。
2,由于烧成颜色欠美观,黑矿泥、紫泥,红泥一般做成厚胎瓷器的基胎。在基胎里外层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就形成“浆衣胎”,“浆衣胎”好比人穿了一件好看的内衣,但它是里外通体一色的。阴干后再罩上透明釉即可入窑烧成。烧成开窑过程中,由于厚基胎和薄浆胎的收缩率不同,就形成了开片、甚至豁裂现象。此类用珍贵色泥做浆胎貌似釉层的瓷器,越千年而常新,同理,也是唐至晚宋时期的“秘色瓷”。
3,理解“浆胎”词意,是所谓“注浆之胎”,是错误的。以注浆工艺完成口小肚大,胎薄1毫米的古代青瓷,实际是不可能的。即使现代也还没有成功。
4,古籍记载勿用置疑,南宋“修内司窑”是存在的。“修内司”是南迁宋皇朝“整修皇室内务”的专设机构。由于在未安之地马上兴建新窑是不太可能的,而皇室又急需祭祀用品,所以只得在越地由最好的窑口来解决。而督陶之事最终由“修内司”负责管理,故时人就顺称所督之窑为“修内司窑”了。它不可能是一个为急于解决问题(用量不大的祭器)而兴建的新窑口。
5,浙江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即南宋早期选定(即改了名)的“修内司窑”。改名后,该窑主要负责烧造皇室用量不大的祭祀用品,以及后来的“秘色”赏玩珍品。(注:“秘色”赏玩珍品,小器为多,时久干脆,釉面自然开片。)浙博社教部主任赵幼强说,修内司当时只管祭祀的一个部门,管辖的是内窑,烧的是祭器,在历史上只是短暂出现。
6,有“修内司窑”底款的完整的祭器,目前我在国内只发现一件,是琮式瓶。此物可佐证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就是“修内司窑”。
7,广义的说法,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那是错误的。我基本赞成狭义的说法,——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这里主要区别在于基胎和浆胎的贵贱及陶成工艺的水平。除了文人墨客笔下的(绿色)青瓷外,其实还有好些漂亮颜色的“秘色瓷”。如皇家独享的金黄色的,深米黄色的“秘色”瓷器。它们才是“秘色”瓷中的极品。
8,对单用珍贵矿泥制作的‘极轻而薄之器’称“浆胎”不科学。我为浆胎正名,应叫“本色泥胎”。而在基胎里外层再搪以“色泥浆”(不包括底沿部分)的薄薄的、起美色作用的、在透明釉层内的“本色泥胎”,应叫“浆衣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