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诺伊施塔特市的师生与结对的泉州师生们一起制作陶瓷 陈晓东 苏艳莲 摄
4日,德国诺伊施塔特市青少年代表团一行25人正式开启了在泉州的访问活动,首站走进德化,聆听历史故事,动手制作陶瓷,亲身领略“瓷都”独特魅力。
听历史 德国客人盛赞德化陶
在德化陶瓷博物馆,代表团成员参观了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了解泉州从宋元时期到民国时代的陶瓷历史。一段段德化陶瓷的史话让诺伊施塔特市青少年代表团赞不绝口。
“Perfect!”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德国凯特·珂勒维茨文理中学的Franziska对一尊陶瓷观音塑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同样沉浸在陶瓷魅力中的还有来自德国莱布尼茨中学的Vincent,他告诉记者:“这里的瓷器很有趣,我很喜欢这里的东西。虽然在德国也有陶瓷,但没有像这里的陶瓷这么丰富与精湛。”
展区里,这些从德国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下眼前的陶瓷精品与家人分享。
制瓷器 带回德国送朋友
随后,代表团来到了陶瓷文化体验馆。在听了制陶师傅的一番讲解与演示后,来自德国凯特·珂勒维茨文理中学的Yara迫不及待地俯下身子,在制陶器上玩起了“泥巴”。这是她第一次体验陶瓷制作,她告诉记者:“这种体验非常"cool",但是做起来又很难。”最终,在泉州同学的帮助下,Yara成功制作了一个杯子。
此外,代表团成员还体验了“陶瓷绘画”。来自德国莱布尼茨中学的Lisa就自己亲手绘制了一个小型储蓄罐,她告诉身边的中国小伙伴郭潇,准备把成品送给远在德国的朋友。
促交流 增进两城之间友谊
作为本次代表团的领队,德国诺市议员、青少年交流项目总负责人Marc Weigel先生已经是第四次到泉州了。从2009年他第一次来泉州至今,六年来他亲眼见证了泉州的快速发展。在他看来,泉州不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
“就陶瓷来说,德化的陶瓷技艺十分精湛,千百年来,中国的陶瓷文化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告诉记者,今年是诺市与泉州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第20个年头,这次能够带领代表团再次访问泉州感到非常荣幸。“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两座城市之间的交流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能促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增进两个国家的友谊。”
据了解,德国诺市青少年代表团将在泉州开展为期12天的“1+1住家式”交流活动,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们还将前往永春、晋江等地继续参观交流,并于13日离开泉州。本报记者 吴宗宝 郭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