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陈履生:基于媒介的创新对传统艺术的认知有所突破

发布:2015-8-6 9:51:35  来源: 艺术中国 [字体: ]

 陈履生陶瓷创作中

  2015年“中外艺术家泉州对话”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举行,来自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国9个国家的28位国际知名学者、艺术家重聚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德化瓷的产地——德化县以陶瓷为载体,与中国千年制瓷历史对话。

  本次活动主题为“回归与启航”,“回归”代指各国艺术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再度回到东方起点泉州,回归德化瓷的故土,与蕴含着中国传统精髓的千年制瓷历史进行对话,探讨中国的陶瓷传统在当代转化的可能性;“启航”则是指从陶瓷制作传统再出发,在当代语境下,各国艺术家通力合作,以当代性创新的方式激活传统。陶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品与文化传播使者,在今天成为另一个维度上的媒介,引领我们深入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推动世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解与赞同。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中外艺术家以陶瓷为媒介的对话非常有意义

  这一次“中外艺术家泉州对话”来到万旗陶瓷厂,一起面对具有中华文明特征和中华历史最悠久的文化——陶瓷文化,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种感觉。显然,中国艺术家和外国艺术家的考虑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以陶瓷为媒介的这种对话应该说非常有意义。把大家组织起来,来到这一个古老的瓷都,面对陶瓷业新的发展,用新的形式、新的方式创作自己的作品,应该说是出于意想之外的成功。大家每天早晨期待头一天的创作成果,就好像看到自己孩子出生的感觉一样,那种期待,那种惊讶,那种赞美,都让人感觉到陶瓷艺术的魅力无穷。确实,我们在陶胚上,不管是写还是画,还是做一些雕塑或者装置等,最终它都要经过窑的烧造,有了温度之后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变化,它是完全预想之外的。所以我们看到那种特殊的窑变,以及特殊的那种感觉,那种光润的感觉,都让人感觉到,现代瓷业发展过程需要结合当代艺术的发展,结合各自在传统媒介当中已有的经验。这种转移不仅是一种媒介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方式。这种基于媒介的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突破了以往的经验、认知,而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这个新的视窗是通过窑变之后来获得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一个团的中外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所显现的成果,就能够表明,这一次的活动是成功的。

  普及中华文化的新的方式

  我跟其他艺术家有所不同的是,我是有目的而来的。9月13日我在广州有一个书画和摄影的系列展,为了这个系列展,我觉得有必要创作一些新的品种以丰富这个展览。所以,这次有了这一个烧瓷的机会,把我在书法、绘画等方面的积淀,通过新的媒介表达出来,它对于我的广州展,我想是加分的。比方说广州展的书法作品都是写在宣纸上的,传统的样式,这次有了近三十件写在瓷器上的作品,虽然和纸上作品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因为我一直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主要诉诸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在陶瓷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的这种飞跃,我想已经不仅是丰富了我的个人展览的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会给公众带来一种普及中华文化的新的方式。

  从纸张到陶瓷 艺术媒介的转换并无障碍

  我个人认为好像没有什么障碍,换了个媒材而已。中国的艺术家都可以用陶瓷这样一种媒材,只不过这种媒材在运输上有诸多不便,做一些大型作品肯定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往精致化方向发展,做得很精致。当然,陶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和艺术的结合是一个方面,怎样和艺术结合又是另外一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古人有很多杰出的创造。我想从陶瓷产生的时候开始,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有了简单的釉的汉代,有了最初期的釉,后来历经发展,中国的陶瓷成为中国这个国家的代名词,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陶瓷的表现力不仅仅是因为某一个图案或者某一个造型,我想更多的是器用的问题。因为这个器物,在实用的过程当中得到了传扬。我想中国的瓷器最早传到欧洲之后,带来了欧洲的瓷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台湾海峡,到了瑞典、丹麦,又到了英国、德国,很多欧洲国家现在的瓷业都有很好的创造。在艺术中的应用不是说没有,当代艺术中也有,但是其中主要是因为烧造的问题,可能有一些不方便,它不像其他的媒材,随便拿出一个最简单的作品,比方说杜尚《小便池》,小便池就是陶瓷做的,现成品,拿来很容易,但是我拿来一个新的器物去创作的话,我要去烧造,烧的过程当中会出现问题,会裂,或者运输当中会损坏,等等。但这都不是核心问题,现代技术发展很快,很多的手段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只不过是当代艺术家们可能不是太擅长运用陶瓷,因为毕竟陶瓷的不可把握性的特点使得不是所有艺术家都可以熟练掌握,显然很多艺术家可能用不锈钢、石头等其他东西,更容易把握一点。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