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陶瓷微书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本月20日将在联合国总部展出,他最怕技艺后继无人
镇馆之宝陶瓷箭筒《三国志》
王芝文在聚精会神创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实习生 黄娇煌
“微书”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古已有之,但把微书写到陶瓷上,并与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画等艺术瑰宝完美结合,则堪称“华夏一绝”。汕头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芝文,就大胆尝试并独创了这种“陶瓷微书”,且将这种工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月20日,王芝文的陶瓷微书作品还将首次走进联合国总部举行展出。
8月13日,羊城晚报记者专程走访了位于汕头衡山路的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
美感独特:
远看是画 近看是字
这座艺术馆共三层展厅,陈列了王芝文创作的300多件作品。漫步其中,记者真切感受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造型别致的瓷筒、瓷瓶、瓷板上,乍一看有各式各样的花草、山水图案,但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那其实是由一个个比蚂蚁还要细小的毛笔字组合起来的。
“远看是画,近看是字,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而自由转换,这是陶瓷微书的独特美感。”王芝文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常人看陶瓷微书作品需借助放大镜,而王芝文在创作过程中却不借助任何工具,以裸眼进行。这除了要在脑海中先构想好整幅画面的位置,还需要超乎常人的定力。
记者在艺术馆中还有幸见识到了一件“镇馆之宝”,这是王芝文历时7年创作、获得过“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陶瓷箭筒《三国志》。在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区区0.69562平方米的书写面积上,他竟书写了《三国志》全文35万多个繁体汉字,平均每平方厘米50.7个,让人“叹微观止”。
据王芝文介绍,创作陶瓷微书《三国志》,必须物我两忘,他在逾千个夜深人静直至晨曦泛起的时刻,一头扎进工作室里安心创作。
时隔多年后再忆此事,王芝文告诉记者:“那时候,身边不少人都在忙着赚快钱。我坚持做这个,没有利益驱动,就是为了做成艺术品种。虽然我知道,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就是失败。”
辉煌背后:
创作太难 传承叹难
据了解,近年来王芝文带着他的陶瓷微书作品频频在海内外参展,引来赞叹声连连。无论是法国卢浮宫,还是英国大英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艺术殿堂上都有他留下的脚印。他的作品也多次作为“国礼”,由中国政府部门赠予多名外国政要。王芝文以一己之力缔造了陶瓷微书的王国。
不过,辉煌的背后,陶瓷微书“创作之难、兴旺之难、传承之难”却在王芝文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他甚至用“孤军奋战”表达他现在的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王芝文很早以前就到北京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陶瓷微书的国家专利,原以为市场上会有人仿冒他的作品,可至今没见一个“李鬼”前来“山寨”。
王芝文笑着说,现在倒是他按捺不住“寂寞”了,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微书,然后加入创作,“希望能有更多的新人或同行涌现”。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的唯一传承人,如何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王芝文说,随着市场越来越火热,确实有不少人提出向他拜师学艺,但这一行入门门槛也有好多先决条件,缺一不可,能有毅力和恒心坚持学习者几乎寥若晨星。
王芝文说,除了视力要好、心理素质及定力要强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古典文学素养、扎实的美术和书法功底、丰富的陶瓷知识。正是因为条件如此苛刻,才形成了陶瓷微书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目前,他已在带学徒,但都还在学习中,其中有人已学习7年多了,仍很难出师。
“我真怕有一天,陶瓷微书变成了我一个人的艺术。”王芝文略显无奈地说,陶瓷微书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即使再艰难,他也一定不会让这项技艺失传,而且要让它走向世界。本月20日,他的数十件陶瓷微书作品将在联合国总部展出,随后将到加拿大、新加坡、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巡回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