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是传承,让堪称一绝的古老跳刀技艺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一边是创新,不断研发陶瓷新品丰富德化瓷坛的品类。他为技至精,创造了独特的手工技艺,形成了个性化的制作技术。他就是张氏跳刀第36代传人张金圳。
传承 跳刀技艺重放异彩
杯子的线条利落简洁,一气呵成,跳刀纹从杯底层层递进延伸到杯口,疏密有序,犹如一圈圈的年轮……张金圳手中展示的茶杯便是他采用跳刀技艺精制而成的。
跳刀曾与彩陶、绳印、色釉、青花等众多技法一同并称为中国古陶瓷装饰技艺,在我国五千年陶瓷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高古瓷装饰技法。但由于历史遗物较为稀少及失传已久,今日国人难得一见,即使在业界,也很少有人了解。
张金圳出生龙浔高阳,从小接触陶瓷,15岁时被张氏跳刀第35代传人张金福看中,开始拜师学习张氏跳刀基础技法。20多年来,他熟练掌握了张氏跳刀技艺,2011年在德化县城关创办张氏跳刀工作室,同时正式成为张氏跳刀第36代传人。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张氏跳刀技艺,他还先后赴北京、上海、台湾等地拜师访友,受到徐朝兴、徐晓峰等大师、学者的精心指点。“我想把张氏跳刀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来了解这项工艺。”张金圳说。
据说,跳刀刻花过程,技艺神奇,有相当大的隐秘性,不做者难于确知,其表现状态其他装饰方法难以达到。但张金圳介绍,神秘的跳刀技法其实并不复杂,陶工将坯体放在飞转的辘轳上,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坯体相切,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产生急促有力的跳动,使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
张金圳认为跳刀不是种单纯的装饰技艺,它寓于生活之中,随性、自然,以清纯、大气的本性,表现出陶工的特定意图,包括制作与审美上的匠心,为人们传达出特殊的形式美感,提供了抽象有力的表现手段。
创新 研发新品填补空白
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句话在张金圳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在他指引下,笔者见到了施以各种釉色的茶杯,颜色鲜亮,色调柔和,很是惹人喜爱。
张金圳除专注传承、发扬跳刀技艺之外,还致力于创新研发新品,填补了德化瓷市场空白。
他探索研发了丰富的釉艺产品,尤其以台湾青瓷翠玉最突出。台湾青瓷翠玉以流釉结晶的方式氧化烧成,源自宋代天目彩釉,色彩浑厚亮丽,结晶纹路千变万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蚯蚓纹”,“你看,就像是蚯蚓爬过的痕迹,也被称作‘地图釉’,好似一幅生动的地图。”张金圳说,“既可品茶,也可欣赏釉色,养眼养心,一举两得。”

玄机壶
有好茶杯,怎能没有好茶壶?张金圳进一步展示了其新研发的“玄机壶”。此壶封闭性极好,在他演示下,灌满茶水的壶倒置着都不会漏出一滴,只有当壶盖的凹槽对准壶口边沿的缺口时茶水方可从壶嘴流出,如此便很好地保留了茶香,而闲置时,灰尘不会从通气孔掉入壶内,茶水不会被污染,并且壶盖不易掉落,方便欣赏把玩。此外,该壶还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净化水质。
从2012年开始研发,三年才成功,目前,玄机壶已经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520220335.4)。
“学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探索新发现,研发新产品,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金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