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享有时尚之都美誉的意大利首都米兰,第四十二届世博会正在这里盛装迎客。中国展馆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来自湖南醴陵的陶瓷展区更是吸引全球的目光,来自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世界各地客商对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纷纷鼓掌、赞不绝口。
醴陵陶瓷在本届世博会上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光耀全球。
醴陵瓷都:开启尘封千年的画卷
醴陵是全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素有“瓷城”美誉,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醴陵陶瓷生产源远流长,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东汉初,醴陵陶器已形成规模生产;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生产釉下青花粗瓷;清末民初,1906—1918年间,熊希龄、文俊铎等人“立学堂、设公司”,培养人才,创造出醴陵釉下五彩瓷器。1909—1915年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相继在武汉劝业会、南洋赛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一等金奖、一等奏奖、最优奖和优奖金牌。醴陵釉下五彩瓷自此名扬华夏,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成立陶瓷公司对醴陵陶瓷收购包销,省、地属陶瓷企业在醴陵相继兴办。先后在醴陵成立了湖南瓷业总公司、湖南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轻工技校和醴陵陶瓷工业艺术瓷厂(后更名为群力瓷厂),专事釉下五彩瓷装饰研究与生产,并开始承担为开国领袖毛泽东、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制生活日用瓷,醴陵陶瓷逐步实现了由手工到机械、由柴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醴陵特制人民大会堂国宴瓷,1974年,醴陵为毛主席特制了内外均饰有月季花卉的生活用瓷,即著名的“毛瓷”。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进入中南海、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联合国大厦等大雅之堂,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政要和友人的礼品瓷。1978年设计制作邓小平赠送英国女王的釉下五彩瓷挂盘,1998年为江泽民主席制作赠送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釉下五彩瓷茶具。醴陵釉下五彩瓷因此而被誉为“国瓷”,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使用过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便有了“毛瓷”的神秘色彩而被尊崇。生产“国瓷”、“毛瓷”的醴陵于是有了“红色官窑”的显赫和神秘。
进入新世纪,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1套绝版“毛瓷”成为中外收藏家珍贵的收藏品;2004年,醴陵再造2004套绝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红色瓷典珍藏瓷;为雅典奥运会设计制作“世界和平”赠送萨马兰奇等国际奥委会要员,2006年设计制作牡丹天球瓶,成为胡锦涛主席作为国礼赠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48个非洲国家代表团嘉宾礼品;2007年设计制作的奥运瓷,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2010年设计制作的中国元素“万华赏”瓶,使醴陵釉下五彩瓷再次登上世博舞台,成为联合国永久收藏品;世界园艺博览会、东盟博览会、广州亚运会等海内外重大盛世活动均选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珍贵礼品。
千年瓷都:刷新全球版图的脉动
陶瓷产业是醴陵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电瓷电器和日用陶瓷的主要产区和出口基地。2003年,湖南省政府把醴陵陶瓷确定为湖南省标志性产业之一。2006年,湖南省政府把醴陵陶瓷产业列为全省50个重要集群产业之一。
2013年,湖南省政府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把醴陵作为全省特色县域经济强县首批试点县(市),并给予三亿元财政资金扶持。醴陵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坚持“优势产业带动”战略,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手段,推进传统陶瓷产业技术升级,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增加陶瓷产品附加值,拓展陶瓷产品应用领域,壮大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为了加快培育陶瓷产业集群,醴陵市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快资源整合,培育龙头企业,涌现出以华联、华鑫、湖电、泰鑫、陶润、阳东、大球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成长性强、规模较大的陶瓷龙头企业。
目前,醴陵陶瓷产品已由日用高温瓷独闯天下发展到日用陶瓷、电瓷、工艺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花纸、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陶瓷产业链条。醴陵拥有丰富的瓷泥矿产品资源,探明储量超过5000万吨,三分之一的乡镇有瓷泥矿可供利用,有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全市拥有自营出口权的陶瓷企业173家。2012年,全市陶瓷出口额为5.54亿美元,电瓷产品出口额为1.34亿美元。醴陵陶瓷产量占到湖南省陶瓷产量的90%以上。2012年,醴陵陶瓷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17%。
近年来,醴陵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提高优势产业、提高陶瓷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团化水平,实现醴陵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2014年,日用陶瓷、工业陶瓷产量分别达69.25亿件、90.6万吨;实现产值422.1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和辐射效应下,一大批现代化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目前,全市拥有陶瓷企业665家,其中规模企业219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39家,产业工人12.8万人,从业人员近20万人,形成了集陶瓷材料、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颜料、配送物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产品包括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其中,日用瓷产量占全省的94.9%,占全国的14.3%,占世界的10.8%;电瓷产量占全省的98%,占全国的43.3%,占世界的28%。2014年,陶瓷产业实现总产值490亿元,增长15.4%;实现销售额464亿元,增长15.5%;缴纳税收3.7亿元,增长2.37%。
为了加快科技兴市、以创新驱动来提高全球竞争力,醴陵陶瓷产业每年科技引导投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全市有27家企业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现有省级高科技企业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其中华联瓷业研究所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近3年来申请专利700多件,高薪引进的高级科技人才多达860余人,华联瓷业每三个月实现一次上千种产品的全面刷新。产业的转型升级,使“瓷城”产品成功打入了沃尔玛、宜家、吉普森等国际连锁超市。华鑫电瓷攻克了1000千伏电瓷电器的难关,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电器公司——瑞典ABB公司的供应商。
千年瓷都:打造千亿产业,构建全球陶瓷产业交易中心
在未来3年时间内,致力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整个产业向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迈进,实现醴陵陶瓷产业由以传统陶瓷产业为主向新型陶瓷、电瓷电器为核心的战略性产业的转变,增强醴陵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陶瓷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
日前,中共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创新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心环节,也是加快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株洲陶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湖南被国家定位为“一带一部”核心区位;国家和湖南省相继出台了轻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陶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陶瓷新材料在国防、医药、冶炼、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的推广为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陶瓷的生活实用价值与丰富的文化元素相结合赋予陶瓷产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株洲市市长毛腾飞介绍,为了加快陶瓷产业集群,2014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圈定了打造“千亿陶瓷产业”目标,将株洲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瓷都”。我们的具体发展目标:一是到2017年末,完成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3%;二是完成工业增加值350亿元;三是完成工业总投资300亿元;四是新增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企业、5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过3亿元—5亿元企业、100家过亿元企业;五是新增国家级驰名商标5—7个、省级著名商标15—20个;六是新增10位国家级大师、30位省级大师;七是创建3个以上国家级平台,即检测平台、展示平台、创新平台;八是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新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数量50—80项;九是将醴陵经济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是新增1个以上国家级AAA(以上)陶瓷旅游景区。
株洲市委副书记阳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园区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我们要把打造千亿陶瓷产业的重心放在抓重大项目上,重点抓好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蓝思华联电子通讯陶瓷、千汇实业泥釉模中心、旭日建筑陶瓷生产线、陶瓷酒瓶产业园等各类在建项目建设以及后续新开工项目建设,确保建成投产项目500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重点抓好投资亿元以上的华联瓷业石英质高强级日用瓷技术创新、华鑫电瓷科技核电机等核电力装备用接线缘端子研发及产业化、阳东电瓷特高压绝缘子等静压生产线,泰鑫瓷业色釉五彩瓷产业化、陶瓷商贸城等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全市新开工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达到200亿元以上。积极引进高科技陶瓷智能化电器产品、生物医药陶瓷、陶瓷电商平台等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密集型项目,重点跟踪洽谈、陶瓷手机零部件及触摸屏、智能化配电电器、陶瓷医疗器械等招商项目,争取招商引进项目80个以上,协议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快“一园二基地”建设。“一园”是醴陵经济开发区:以醴陵经济开发区为龙头,106国道为轴线,投资50亿元,开发陶瓷产业用地1500亩,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公租房。重点选择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的国内外陶瓷领军企业和项目入园;建设好先进陶瓷研发设计创意园、高技术陶瓷孵化园、文化艺术陶瓷产业园(陶瓷艺术城)等特色园中园。“二基地”是茶陵中国建筑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投资30亿元,开发产业用地1200亩,实现4家企业落户;攸县网岭经济循环园内建筑陶瓷基地,投资100亿元,开发建筑陶瓷产业用地2000亩,引进10家左右企业落户。争取在2017年年底将醴陵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醴陵市委书记周晓理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我们紧紧围绕“新创业、新醴陵,打造发展升级版,建好湖南东大门”的工作主题,实现GDP490亿元,增长10.5%陶瓷产业达49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84位,全省排名由第43位跃升到第20位,前移了23位。今年,我市将构建“一城三片区”、“一心六组团”、“一环三从横”发展新格局,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对中小陶瓷企业进行收购、联合和兼并,在炻瓷、电瓷电器、工业陶瓷、文化艺术陶瓷等领域培育一批10亿元以上的旗舰企业以华联瓷业为核心,组建华联产业集团,打造成为以炻瓷为显著特色的国际一流日用陶瓷领军企业。以华鑫电瓷为主体,组建华鑫电瓷电器集团,壮大成为以特高压套管为代表的国际领先电瓷电器龙头企业。以醴陵经济开发区釉下五彩瓷产业园为基地,组建醴陵釉下五彩文化艺术瓷集团,壮大成为以釉下五彩陶瓷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创意领跑企业。以蓝思华联为主导,组建醴陵市高新技术陶瓷(工作陶瓷)集团,壮大成为国内先进陶瓷示范企业”。
千年陶都:放眼全球的“现代化瓷城”
展望未来,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力争在2017年把株洲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瓷都”的战略构想。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原料供应、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颜料、花纸、彩印包装、陶瓷交易市场、配送物流、商检报关的完整的产业链。陶瓷产业内部分协作关系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产业上下游物资供应网络比较健全,基本可以实现区域采购。随着陶瓷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将推动陶瓷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
醴陵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刘金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醴陵一些陶瓷企业逐步改变发展战略,积极瞄准陶瓷新材料方向发展,涌现出以蓝思华联、正阳精密陶瓷、阳东磁电、恒茂电子等为代表企业。陶瓷新材料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将为加快我市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扩大陶瓷产业的经济总量和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差异发展”的原则,醴陵陶瓷产业布局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板块。以城市(包括醴陵经济开发区、长庆示范区、城区四大街道)为核心区,以沿106国道的浦口、王仙、孙家湾、四汾、嘉树、东福、东堡等专业乡镇工业小区为辐射区的产业布局。到2015年,核心区和辐射区的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竣工项目105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189.6亿元。
另据周晓理介绍,为了实现“打造现代化瓷都”这一战略目标,醴陵正在根据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的统一部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产业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和自主创新的方向迈进。把经开区建设成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新型陶瓷产业集群园区,吸附全球陶瓷业的知名品牌和国内驰名品牌集中醴陵,打造醴陵陶瓷区域品牌,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醴陵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瓷电器、日用陶瓷的制造和交易中心,新型陶瓷、工艺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基地。走产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将醴陵打造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陶瓷研发设计、陶瓷产品检测认证、陶瓷会展交易、商贸物流、陶瓷文化旅游、陶瓷电子商务中心。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醴陵打造成为“世界釉下五彩陶瓷之都”、“魅力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