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今用推陈出新,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其中,产品融入现代元素及泉州元素

凤羽杯器型
当你举杯喝茶时,茶水底下栩栩如生的小鱼在戏水,梅兰竹菊“四君子”在绽放,骏马在撒蹄疾驰,上古神兽在腾云驾雾,或许还有睿智的老子在静静地望着你……这是一种怎样的新奇体验?你能否想象,制作一件陶瓷作品,还要使用显微镜微雕?
新材料、新工艺正不断渗入泉州陶瓷产业,新的陶瓷作品越来越多地融入地方元素和现代元素。
本期“创意”让我们一起去围观陶瓷界的创新。
□本报记者 谢伟端 黄祖祥/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承袭 古法今用焕发新意
近来,在泉州出现了一个名为“古时候——老君窑”的团队,他们自我定义为古老制陶艺术的新创客,用拼创意、做品牌的方式来传承发扬中华瓷器,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融合观赏器与实用器的最优点,让创意浮雕陶瓷成为品味历史、过慢生活的心灵之器。“我们传承的是古老文化和技法,创新的是设计理念和工艺。”该团队负责人谢怡介绍,当前陶瓷行业发展遇到诸多瓶颈,比如市场上长期以来瓷器卖点都是名家大师作品,脱离普通大众的实际需求,而国外瓷器在学习中国技术后,自创品牌,售价却比国内高出许多;市场上存在大量同质化的通货,档次低、互相抄袭、无序竞争,导致产品过剩、行业发展乏力。
这种困境让制陶人相当困惑和难堪,为此该团队一直在寻找作品与市场深度融合的突破之道,最终将目标选定在浮雕陶瓷上,既能继承白瓷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的特质,又能全面展示最新3D立体浮雕效果。“这种浮雕技术其实从唐代就已经产生,但后来却一直没有真正大面积运用,难点正在于既需要精细的手工雕刻,又需要泥料可塑性强。”谢怡说,他们通过与高校教授进行深度对接,采用对方精心研究的泥料配方,从材料上保障进行精细、精准雕刻的可能,从而在后续环节开始一系列的创新。

打开镶嵌在瓷器内部的灯,光与影的结合创造出一副栩栩如生的陶瓷壁画。
古为今用如今已是不少德化瓷企的选择。德化的月记窑同样沿袭古法。月记窑,俯卧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洞上400余年,以薪柴为食,哺育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茶壶、陶罐。后来,由于新燃料的使用,月记窑曾一度被废弃。2009年春,曾旅居德国的艺术家吴金填偶然“邂逅”了月记窑,并沿袭了柴火制陶瓷的古法。
新工艺 显微镜下立体精雕
为确保泥料在黏度、湿度、细腻度、可塑性上达到一定标准的雕刻要求,谢怡的团队对每块瓷土进行2000次以上的敲打,将粉碎细度达到325目,接近纳米细度,以便烧成获得致密结构。随后,将瓷土进行长时间陈腐,让各种矿物石深度吸纳,让干湿度达到自然调和。接着,拥有20多年练泥经验的老泥匠,严格按照祖传练泥手工技艺,进行约480分钟纯手工揉捏。而每一件浮雕陶瓷,都经由资深匠师手工雕刻,而且是在恒温恒湿的工作室内,运用显微镜进行立体雕刻。只有在这么严格苛刻的制作条件下,才能让瓷土保持足够的干湿度,以便完成精细的显微立体雕刻。这种技术是米粒雕刻、蛋壳雕刻等微雕刻技术的应用创新,以国家专利技术,在放大5-80倍的高分辨率立体显微镜下,绘制3D立体图形并进行精细雕琢。经由显微镜下立体精雕出的浮雕,立体生动、生机勃勃,让人赏心悦目。

显微立体雕刻
对生产工艺的不断追求,正是德化陶瓷产业经久不衰的秘诀之一。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是家外资企业,该公司生产工艺方面的先进性,在业界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我们公司1995年引进全自动的成型生产线,这套设备可以实现练泥、滚压、烘干、机械修坯一条龙自动化。”管理部郑富垚说,引用成型生产线,一台机器相当于十到十五个员工,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规整,合格率可以高达95%~98%,可以减少破损带来的利润损失。
新材料 环保养生材料精准搭配
如今,对健康、环保的要求深入人心,陶瓷界对此也在不断追求。在德化福杰陶瓷有限公司样品车间里,一串串、一件件用陶瓷制作而成的首饰、手表链、轴承等科技新品,让人眼前一亮。据该公司负责人林总介绍,该公司与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探索研发新型陶瓷材料,成功开发了纳米氧化锆健康型陶瓷首饰、复合纳米氧化锆轴承和精密功能结构构件。
“当前市面上,有些浮雕陶瓷采用化学染料,让颜色看上去非常鲜艳,但是这些染料很多并不环保,用来直接盛水饮用甚至有害。”谢怡说,他们的团队使用精准瑞士原装称量配比系统,对瓷土进行毫克级的精准科学配比,添加内蒙古麦饭石(健胃)、福建海浮石(清肺火)、四川礞石(平肝),让铬、锰、硅等人体所需18种微量元素,在杯子反复使用过程中缓慢释放出来。
融合 承载现代和古老元素
在陶瓷产品的素材上,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和泉州元素融入其中。

现代元素融入德化陶瓷作品中
选择什么样的元素来当浮雕呢?这是“古时候——老君窑”团队认为产品面对市场最核心的要义所在,“我们想让每个瓷器身上,都承载着一个故事,让人可以透过它,品味历史、放慢心境、读懂生活。”谢怡说。经过反复比选,该团队最终把目光瞄准了具有泉州味道的老君岩、宋福船、鲤鱼等元素,将其命名为“刺桐瓷杯”,在前不久还获得第十一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海峡两岸旅游文创暨旅游商品交流展”铜奖。除此之外,他们还把视线放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上,推出了包括“四君子”花系列、骏马系列等,寄寓吉祥含义。

在茶水中沉浮的宋福船
而在德化,开发高端酒店用具,是德化陶瓷提升产品结构的新方向。真泰尔、协发光洋、冠福等众多企业近年来都在积极摸索。目前,希尔顿、香格里拉、迪拜帆船酒店等高档酒店会所,甚至丽江的个性家庭旅馆都在德化采购酒店用具。酒店用具的产品特点就是个性化的“器型”很多,比如美国酒店用具的特点很粗犷、英国的特色是古典精致、日韩的产品是小盘小碟特别多……不同国家、不同酒店要求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正根据这些不同的需要创作产品。

后现代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