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此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由于瓷器制作技术在中国的各种发明中工序最为复杂,难度最大,17—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西方仿制中国的其它发明均以成功,却还不能在欧洲手工工场中烧制出可以同中国瓷相媲美的同类产品,因此只能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瓷器也一度笑傲欧洲,独步世界,垄断了欧洲的工艺瓷与日用瓷市场,精美的瓷器在那时的西方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进口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17—18世界的欧洲,英文中国“china”成为了瓷器“porcelain”的代名词,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国古陶瓷经历了自汉唐以来南青北白,宋代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单色釉;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以及至元青花瓷为代表的釉下彩;金、元时期红绿彩为代表的釉上彩;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等釉上与釉下彩绘相结合等陶瓷装饰艺术形式逐步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取得巨大成就后,陶瓷工艺技术和陶瓷装饰艺术都达到成熟自如的清代产生的。 清代陶瓷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在装饰技法上的不断创新,不仅将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础上,制作技艺达到顶峰,还发明了粉彩、古彩以及为适应欧洲市场需求产生的广彩等陶瓷新品种。 从康熙二十三年起,清朝的统治在南方稳固后,重新开始对外贸易,允许欧洲各国商船前来广州,中国瓷器恢复大规模出口。中国外销瓷重返欧洲市场后,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随着瓷器出口的增加,欧洲国家的绘画、图案、手工艺也传入中国,不少欧洲的画家也被富豪派遣到广州,设计并指导瓷器的设计。也有一些广东的艺术家依然跟随欧洲商船,飘洋过海,出国学习西洋艺术。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西贸易中,逐步适应国外市场需求和喜好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彩绘瓷。它既保留了中国陶瓷彩绘艺术的传统,如:吉祥图案、花卉、传说故事、戏剧人物等,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如西洋宗教传说等,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外销瓷中甚至有描绘中国和欧洲海运码头、商行场景、中西交往等题材,清代外销瓷不仅丰富了陶瓷的装饰题材,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技法中也做足了文章,而且在各种技法之间自由搭配组合,产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和新形式。如青花粉彩、镂空粉彩、贴塑粉彩……清代外销瓷的细分品种在百种以上,超越历代,也超越清代官窑和内销民窑的品种。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以赞美诗的语言称颂中西文化交流:“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和最发达的文明(欧洲)仿佛今天汇集在一起——大概是天意,要使得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携起手来,逐渐地过上一种更为理性的生活。”清代外销瓷正是东西方伟大文明相汇集、相交流、相融合的产物和杰出范例。
中国瓷器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国外最畅销的产品,除当时海上交通发达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东方民族色彩的瓷器,作为餐饮器具不仅可以代替简陋的木器、陶器和昂贵的金属器,同时也作为艺术品,被皇家贵族陈设在宫殿、厅堂,用来显示其高贵富有的身份。当时在世界各国上层社会里,无不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 进入17世纪,欧洲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中国瓷器之风。路易十四特意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瓷宫,不惜重金大量收购在中国景德镇订烧的青花、五彩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其夫人曼德侬,由于对中国瓷器的喜爱,特命人将他们夫妇的画像送往中国景德镇,烧制在五彩瓷器盘上,这件瓷盘至今保留在葡萄牙。 18世纪欧洲掀起一股“收藏热”,中国瓷器特别是青花瓷,普遍收到欧洲各国人们的喜爱。西班牙马德里城的皇宫和何郎龙茨宫,设有瓷器陈列室,国王腓力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约有3000余件。 大量收藏中国瓷器成为当时英国、德国上层贵族社会流行的风气,宫殿内摆满了中国陶瓷。这些闻名世界,被西方宫廷贵族、上层社会视若珍宝,竞相购藏的中国瓷器,就是清代的外销瓷。20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所有美誉都是针对通过贸易而来的大量舶来品——中国外销瓷的,17世纪末以后,尤其是针对清代外销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