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社群的概念风靡于商业圈之内。什么是社群?顾名思义,是指某个社会群体的集散地。准确来讲,是具有某种共性,因为某种原因或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群体。
从商业上来讲,基于社群的营销方式即是通过某种产品或服务,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来去体验某种产品或享受某种服务而衍生的商业形态。
事实上,社群式的营销早在人们还没有接触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从企业开始拥有市场定位的思路开始,已经锁定了一个个的消费群体,只不过这种原始的社群营销形式粗放,用户粘性低、尚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模式,更谈不上拥有共同目标和忠诚度。
所以说,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后,社群营销经历了线下、线上以及线上和线下互动的不同阶段,以前碍于互联网技术的局限,人们只能做线下的社群,比如陶瓷行业传统的分销商模式,厂家发展区域分销商,分销商经营各自区域的用户,形成金字塔式的传统营销方式。包括其他一切单纯实体经营的商业形态,都是传统线下社群的一种较为初级的形态。
国内陶瓷行业经过30年高速发展,从粗放式生产到品牌化运营,加之传统经销模式的根深蒂固,还有瓷砖作为半成品的一个特性,让电子商务的应用在陶瓷行业举步维艰。尽管如此,近年来互联网+的呼声在陶瓷行业也愈演愈烈,云平台、大数据、整体家居、打包服务等新方式推陈出新,初步显现了互联网+给陶瓷行业带来的变数。但陶瓷行业要全面触网,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基于互联网+的社群化运营,我认为必然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陶瓷行业或许刚刚起步,但从其他行业的例子来看,基于社群的粉丝经济必然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比如,小米的成功是社群营销的典范,它通过聚集一群手机发烧友(俗称米粉),共同来参与系统开发,共同参与研发高性价比的手机,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
逻辑思维的罗胖也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以为大家读书的形式聚集了一批爱学习、对提高自身素养有强烈愿望但无暇长时间看书的人群,进行招收会员,收取会费甚至和商家合作。
最常见的是热门社交工具的诞生,给社群化运营创造了绝佳的平台。腾讯QQ、新浪微博以及现在火热的微信APP,一个明星或者知名大V,动辄汇聚了数以千万计的粉丝群体,一个事件经大V转发后的宣传效应甚至不亚于一个专业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公众号,依靠大量粉丝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可以说,一切商业的、非商业的、宣传推广的形态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当然,社群营销并不仅仅局限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博客、论坛、网站甚至线下俱乐部、自组织等都可以作为平台。
从以上的例子,我大概总结了社群营销要具备的几个特质:
一,核心价值。每一个社群,必然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可以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产品体验,或提供一种服务,形成社群主要输出功能。
二,格调。必须做一个有格调的社群,做有态度、有价值的内容,引发群友共鸣、提高人气。
三,共同的价值观。一个良性的社群,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之士聚在一起,围绕共同的价值观开展社群各项活动,促进社群稳步发展。
四,参与感。没有互动的社群,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产,比如如今很多僵尸群、潜水群是最浅显的例子。一定要激发用户参与互动,如小米让用户参与新产品研发,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突破企业自身的局限,先天上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
五,去中心化。这个词语相信稍微研究互联网+的人都听过,一个社群从诞生到成熟,或许会经过前期组织方的中心化引导、管理,但真正良性的社群,必然是群友自发监督、遵循一些群规则,自发策划、组织群活动。这样可以避免一旦失去管理后造成的社群瘫痪及维持社群长久稳定等。
六,圈层化互动。这个是从知名大V吴晓波的讲话中得悉的名词,属于参与感的一种,但它能让社群产生大规模的互动,打通信息孤岛,让社群与社群产生交集。
七,从共享中获利。加入社群,既要有贡献,亦要从共享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经验、知识、学习及成长等。
八,至少一位意见领袖。虽说社群倡导去中心化,但每个社群,都少不了灵魂人物,他用他的才华让群友信服他,愿意跟他一起互动、学习和分享。
回到陶瓷行业,如今大部分陶瓷企业或许还并不重视互联网+时代社群营销的作用,仅仅用微信订阅号来发布一些消息、用微信群来维持联络之用,形式较为单一、功能较为单调,并没有将社群的巨大效应发挥出来。
企业运营社群,是对品牌口碑传播的一种爆破武器。我引用前不久看的吴晓波运营社群的例子来从侧面进行解析。
众所周知,吴晓波是一个知名财经作家,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报纸、杂志及出版书籍等平台进行写作,写着写着,他发现他根本不知道看他作品的都有谁?年龄多少?地区在哪?直到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衍生工具的诞生,让他觉得他要换一个战场,告别原来的媒体生态,到一个新世界生态,于是他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吴晓波频道的读者达到将近100万,最让他高兴的是,开始出现了他一直想要的数据。他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他的读者人群的年龄层、性别、地区等分布情况,知道了“他们是谁”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然后,他又发现,一个社群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不然只能算一群乌合之众。于是他社群的态度非常明确,一些言论令到社群每天有500人离开,但每天又有2000人进来。
再后来,他发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也非常必要,于是从吴晓波频道第一个书友会诞生,到后来陆续在全国81个城市都拥有书友会,书友会又可以建立兴趣小组,有创业的、理财的、户外的、旅行的、阅读的,据说个别书友会半年时间就搞了近300场活动,这些活动有组织学习、有做文章、建立社区、商业策划甚至谈恋爱,非常丰富精彩,他们也真正地成为了自组织式的去中心化运营模式。
再后来,他又想,90多万人在空中还是一个虚拟的东西,还是要落地,于是又通过打通信息孤岛让各个城市、各个层次的社群组成更大的群进行互动,实现了全国范围多频次、多密度的联合。
在吴晓波的这个社群运营过程中,可以说诞生了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将社群效应做到越来越极致的状态。
这不仅让我们开始反思,陶瓷行业也处在新媒体生态、新商业形态汇聚的今天,我们是否充分挖掘并发挥了新生态圈的功能?是否仅仅停留在非常粗浅的社群营销模式,甚至还没有社群营销的概念?
置身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先觉者得先机,先行者得天下,我建议我们都应该深入地思考并快速地行动起来!